当前位置:放射医学(医学高级)题库>放射医学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原发性肝癌患者,男性,52岁,因右上腹痛1个月、加重3天入院。体查:肝不大,肝区触痛明显,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AFP明显增高。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

甲苯胺蓝染色呈异染性的细胞是() ["嗜铬细胞","垂体嗜碱细胞","类癌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女性,38岁。因无痛性血尿2天就诊。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HP。经止血药物治疗后尿色转清。B超:膀胱内2.5cm×3cm占位性病变。根据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A.血尿多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血尿程度和肿瘤恶性程度一致","血尿不经治疗会自行停止","可有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盆腔广泛浸润可见下肢水肿"] 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在公布后15日内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患者,男,25岁,支气管肺炎。医嘱青霉素80万单位静脉滴注,滴注前先行青霉素皮试。以下注射操作正确的是()。 ["注射部位取前臂掌侧下段","用稀碘酊消毒皮肤","进针后抽回血","推药液于真皮下","拔针后用于棉签按压"] 正常新生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新生儿肾单位数量与成人相似","新生儿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新生儿易发生尿潴留或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肾盂和输尿管较窄,弯曲度小","新生儿肾单位滤过能力低"]

病历摘要:原发性肝癌患者,男性,52岁,因右上腹痛1个月、加重3天入院。体查:肝不大,肝区触痛明显,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AFP明显增高。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

参考答案:

1、肝脏局灶性增生:常见于青年女性,80%为单发病灶,多位于肝脏浅表部位,无包膜,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其CT典型表现为:①平扫略低/等密度肿块,偶尔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②增强扫描动脉期为均匀的高密度强化,与正常组织强化对比明显,门静脉期与正常肝组织呈等密度,延时扫描呈相对低密度,中央疤痕强化。
2、肝转移瘤:常为多发性病灶,散在分布于肝脏各叶、段;少数也可为单发病灶;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瘤周常出现淡薄的环状强化带,表现出颇具特征性的“牛眼征”或“靶征”。
3、胆管细胞癌:患者年龄较肝细胞癌大,其发病可能与慢性华支睾吸虫感染、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囊肿等有关。多无肝硬化及乙型肝炎证据,AFP阴性。典型CT表现:平扫时见不规则低密度病灶,有时可见钙化或胆管内结石,病变周围胆管不同程度扩张,增强扫描病灶早期一般无强化,延迟期,病灶强化,无假包膜。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