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海南大学艺术学院618中外美术史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象主义

【答案】印象主义又称印象派,是指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酒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流派。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遍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

2. 象征主义

【答案】象征主义是指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的创作手法,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象征主义是19世纪80-90年代发源于法国、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各个领域。它强调主观感觉,反对理性,忽视客观。这派画家在创作中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表现梦境、黑夜、病态,甚至歌颂死亡,追求虚幻荒诞的境界,具有神秘色彩。高更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精神领袖,象征主义的主要画家有法国的夏凡纳、莫罗,德国的勃克林等。

3. 委拉斯贵支

【答案】委拉斯贵支是17世纪西班牙的巴洛克式画家,也是西班牙具有贵族威严的绘画巨匠。他的大量肖像画都坚持写实原则,并且注重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委拉斯贵支拓宽了17世纪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其艺术具有民主、民族和批判的色彩。代表作有《酒神巴库斯》、《火神煅造场》、《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纺织女工》等。

4. 后印象主义

【答案】后印象主义又称后印象派,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凡·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

5. 罗马式建筑

【答案】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罗马式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把沉重的结构与

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并且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6. 北欧岩画

【答案】北欧岩画是分布在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以及原苏联北部等地的露天的岩画。它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类风格:写实风格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表现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动物形象,以线到为主,以写实为主; 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了工艺美术的萌芽。

7. 杜乔

【答案】杜乔是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将现实的因素与童话式的虚构结合在一起,同时掺入细腻的抒情。完美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节奏是他绘画语言是的两个特点。其代表作是壁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祭坛画《光荣圣母》。

8. 荷兰风格派

【答案】荷兰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师、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风格派拒绝使用任何的具体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在抽象化与平民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风格派和孟德里安的独特创造对西方现代抽象艺术和建筑设计艺术均有很大影响。

9. 表现主义

【答案】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通常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是其显著特征。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

10.梵高

【答案】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梵高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之后,画风巨变,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他对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

二、简答题

11.简述17世纪荷兰肖像画家哈尔斯的艺术特色。

【答案】哈尔斯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其创作标志着欧洲现实主义肖像画发展的高峰。他早期和盛期的作品允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反映出革命胜利后荷兰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代表作品有《微笑的骑士》、《弹曼陀林的小丑》、《吉卜赛女郎》等。其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1)在绘画技巧上,运用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构图上,哈尔斯喜欢选取半身近景,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面部表情,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使画面生动活泼,不矫揉造作。

(3)人物安排上,错落有致,突破了传统的呆板、平整布局,努力营造一种热烈气氛。

12.摄影术的发明与绘画功能的改变。

【答案】摄影术的发明与绘画功能的改变具有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摄影术的发展促使了绘画功能的转变。

19世纪摄影术的发展使艺术家认识到:机械能干得更出色、更便宜的工作,毫无必要再让画家去做。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绘画艺术一直是为一些实用目的服务的,它被用来记录下名人的真容或者乡间宅第的景色。画家所做的就是战胜事物存在的暂时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任何物体的面貌。19世纪的摄影术即将接手绘画艺术的这个功能,由此迫使艺术家去探索摄影术无法仿效的领域。

13.试概述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家大卫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品。

【答案】大卫是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开创者和杰出代表。画风严谨,技法精工。代表作品有《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马拉之死》、《萨宾女人》等。其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具体表现在:

(1)1780年前后,大卫将历史题材、古典美的规范与现实政治理想相结合,借古喻今,连续创作展出了三幅古代英雄的力作——《苏格拉底之死》、《荷拉斯兄弟之誓》和《布鲁特斯》。这些画作以新内容和新气质使古典主义美术获得了“新”的飞跃,并开始走向成熟。

(2)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大卫不满足于借古喻今,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断探索艺术创作,将艺术与革命斗争紧密相连,直接表现现实政治事件,接连创作了《球厅宣誓》、《马拉之死》等作品。

(3)1794年大革命失败,作为雅各宾党人的大卫两次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出狱后他变得消沉、妥协并远离政治斗争,《萨宾的妇女》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

(劝1799年拿破仑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后,大卫被封为宫廷首席画家。他倾全力为拿破仑歌功颂德,创作了《拿破仑在圣贝尔那山上》和《加冕式》等作品。

14.简述十六世纪的德国画家丢勒的艺术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案】丢勒是德国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及艺术理论家。

(1)在其一生之中,共创作了近十幅自画像,包括速写、素描、版画和油画等创作手法,其创作的自画像大多具有严整细致的特征,艺术表现力与后来的伦勃朗遥相呼应。因此,丢勒被誉为“自画像之父”;

(2)丢勒的版画刀法严谨,线条精细完密,历来被认为是西方版画艺术的典范。他的版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