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津住院医师精神科题库>神经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出现在()

A . 病后1~2天开始发生,10~14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B . 病后3~5天开始发生,5~14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C . 病后12~24小时开始发生,15~21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D . 病后12~24小时开始发生,5~10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E . 病后5~7天开始发生,21~28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足月儿,第1胎。生后2天黄疸明显,肝脾略肿大。血总胆红素255μmol/L(15mg/dl),1分钟胆红素2μmol/L,血型A,Rh,CcDe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弱阳性,母血型O,Rh,CcDEe。为防止本病发生胆红素脑病,制订治疗方案时,下列哪项是没有价值的() A.输白蛋白。 保持血pH正常范围。 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 选用抗生素。 光照疗法。 气管切开在治疗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主要作用是()。 便于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气体交换。 便于气管内给药。 减少呼吸道的无效腔,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 不便于实行人工呼吸和给氧。 降低呼吸阻力,减少病人呼吸时体力消耗及耗氧量。 心中寒的表现是() 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吐浊涕。 其人苦病心如瞰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 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白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 有黏膜损害的药疹有()。 痤疮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重症多型红斑型。 剥脱性皮炎型。 固定型。 关于异常血红蛋白病描述不正确的是(). 镰状细胞贫血是血红蛋白S异常。 患者可出现黄疸、贫血、肝脾大。 患者氧离曲线左移。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可查见海因小体。 患者一旦确诊需要切脾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出现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