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封闭抗体的产生与脱敏的剂量有关,为何不采取持续增大脱敏剂量,以增进治疗效果的方法?() 大剂量不产生封闭效应。 大剂量可导致感染。 大剂量使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加,引起严重症状,甚至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大剂量可导致并发症。 大剂量有毒。
患者男性,56岁,腹痛、腹胀3天。腹部CT:胆囊泥沙样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行胆管切开取石术。查体:血压78/34mmHg,心率155次/分,体温38.8℃,予液体复苏,6小时要达到的目标是() 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1mmHg=1.36cmH2O)。 机械通气者中心静脉压12~15mmHg。 平均动脉压≥60mmHg。 ScvO2>70%。 尿量≥0.5ml/(kg·h)。
关于131I-美罗华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属于肿瘤放射受体显像。 显示肿瘤病灶CD20靶点分布。 可以指导靶向治疗。 筛选适宜靶向治疗的患者。 有利于确定核素靶向治疗的剂量。
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4天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热病容,神萎,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提示:病程3周,患儿随访心脏B超发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为4mm,管壁回声正常,其内可见血栓形成,患儿无发热、无皮疹。此时治疗可采取的方案是() A.静脉丙种球蛋白1~2g/kg,再次输入。 加强抗凝治疗。 抗生素治疗。 激素。 溶栓治疗。 果糖保心治疗。
脊髓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首选的检出方法() CT。 X线。 MRI。 DSA。 ECT。
特应性个体初次接触变应原时,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IgE抗体的结合部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