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史沫特莱
【答案】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1928年底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华,开始了她在中国12年的新闻记者生涯。她曾主持左翼文化运动,参与创办《中国呼声》。1936年她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1936年12月,她来到延安,采访了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和红色妇女领袖邓颖超、康克清等,把众所关注的延安情况不断报告给世界各地的读者。1938年武汉失守后,她随八路军、新四军采访,写了许多著名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1941年返回美国后先后撰写了((中国红军在前进》等介绍中国革命斗争的通讯、报告、杂文和短篇小说。周恩来评价说:“这些作品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个宝贵的贡献”。
2. 《清议报》
【答案】《清议报》是戊戊政变后康、粱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为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横滨创刊,主编为梁启超。其创办宗旨有四条:①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 ②增长支那人之学识; ③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联其情谊; ④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为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集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不少读者。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出版第100册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3. 《中外纪闻》
【答案】《中外纪闻》的前身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该报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1895年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由强学书局刊行,梁启超、汪大燮主编。从内容上看,《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夕,“拾议一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