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产后子宫内膜完全修复时间()

A . 产后6周
B . 产后8周
C . 产后10周
D . 产后1周
E . 产后30天

产后子宫完全复旧时间() 产后6周。 产后8周。 产后10周。 产后1周。 产后30天。 从过去强调“从严治党”到现在提出全面(),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依法治党。 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 关于钙通道阻滞药作用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降压时减少心脑肾的血流。 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 降压时不引起水钠潴留。 一般不影响脂质代谢。 尼群地平能轻度提高HDL。 以开放发展引领全方位对外开放,要求之一就是要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其中优良的营商环境包括()。 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 分配动脉() A.大动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大静脉。 E.中静脉。 产后子宫内膜完全修复时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从蜕膜海绵层分离娩出后,遗留的蜕膜分为2层,表层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恶露的一部分自阴道排出;接近肌层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覆盖,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产后子宫下段肌纤维缩复,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胎盘娩出后的宫颈外口呈环状如袖口。于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纳2指。产后1周后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周宫颈恢复至非孕时形态。分娩时常发生宫颈外口3点及9点处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形横裂(已产型)。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月经复潮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月经虽未复潮却有受孕可能。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