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常州大学材料学院820物理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问答题
1. 丁达尔现象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溶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丁达尔现象的实质是分散相粒子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 由于溶胶分散相是以
的粒子大小分散在介质中,因而具有光学不均匀性。这种光学
不均匀性是溶胶产生光散射作用的必要条件。当入射光波长大于分散相粒子时,分散相粒子就会对入射光产生散射,即产生丁达尔效应。 2. 某化学反应在某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化学平衡,今在恒温恒压下通入一种 与它们均不反应的惰性气体,问上述反应如何移动?
【答案】因为变小, 平衡向左移动。
3. 溶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和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重要原因。 (1)胶体粒子表面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而带电: ①固体表面从溶液中有选择性地吸附某种离子而带电;
②固体表面上的某些分子、原子在溶液中发生解离,使固体表面带电。各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彼此之间相互排斥,有利于溶胶稳定存在。
(2)溶剂化作用:对于水为分散介质的胶体系统,胶粒周围存在一个弹性的水化外壳,增加了溶胶聚合的机械阻力,有利于溶胶稳定。
(3)布朗运动:分散相粒子的布朗运动足够强时,能够克服重力场的影响而不下沉,这种性质称为溶胶的动力稳定性。
4. 指出下列公式适用的条件:
【答案】(1)封闭系统、可逆过程、
充入惰性气体,
增大
,
(2)封闭系统、封闭系统、
恒压过程。
等容过程。
(3)封闭系统、状态连续变化的恒压过程
封闭系统、状态连续变化的等容过程
(上述二式适用于理想气体简单pTV 状态变化的一切过程。) (4)封闭系统、(5)封闭系统、(6)封闭系统、(7)、(8)封闭系统、(9)封闭系统、理想气体,
状态连续变化的等温过程。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 恒压过程。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等温过程。
(10)封闭系统、理想气体等温恒压混合。(该式同样适合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 (11)适用于理想气体简单pTV 状态变化的一切过程。
5. 在三氧化二砷的饱和水溶液中,缓慢通入
(2)说明电势与表面电势的主要区别及(3)电势?
【答案】(1)采用胶团结构:(2)主要区别
:时,才能呈现出
(3)因的物理意义:
为稳定剂,即
胶粒易于吸附
离子带负电。 胶粒带负电。
电势是切动面与液体本体之间的电势差,只有固一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电势的大小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程度,
电势越大,表明胶粒带电越多。
可知,
中正
电势;表面电势(热力学电势)是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
胶粒带负电,故起聚沉作用的是正离子。比较
可制备
溶胶,
为稳定剂。
(1)写出胶团结构式,说明胶粒的电泳方向。
电势的物理意义。
何者聚沉能力最弱?电解质引起聚沉是影响斯特恩双电层模型的哪个
离子的价数最低,聚沉能力最弱;
电解质引起聚沉影响电势的大小。
6. 化学反应的级数是不是一定是正整数?为什么?
【答案】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反应级数是反应速率方程中浓度项的幂指数,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级数之和,而分级数表示某种物质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正、可负、可零。所以反应级数也是可正、可负、可零。
7. 理想气体恒温条件下反抗恒外压膨胀,有两种考虑计算△H 的方法,即
(1)(2)
上面两个考虑问题的方法哪个是正确的?
【答案】方法(1)是正确的。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因恒温故体恒温下pV=nRT为常数,
故常数项提出来。
8. 请说明下列公式的适用条件:
(1)(4)
【答案】(1)封闭系统,恒压且
压强,此题表述的是外压恒定,但是体系压力是一定变化的,故不能认为
理想气
方法(2)的错误在于定义式H=U+PV中的P 是指体系
中的P 不能当做
(2)封闭系统;(3)封闭系统,可逆过程。(4)封
闭系统,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Cv ,m 为常数;(5)封闭系统,恒容过程。
9. 何为稳态近似?它适用于什么样的反应条件?
【答案】对反应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速率控制步骤且基本上处于稳态的反应,
利用公式
(即近似认为中间产物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处理复杂反应速率进而推导其反应动
力学方程的方法称为稳态近似法,一般活泼的中间产物可以采用稳态近似。
10.何为稀溶液的依数性?举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答案】稀溶液的依数性仅与溶液所含溶质的数量或浓度有关而与物质的本性无关的性质,通常有饱和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
①常用的冷冻剂,如100g 冰+下降的特点。
②冬天撒盐去除公路上的冰,利用冰的熔点降低。
③生物化学研宄确定,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在有机体细胞中都会强烈产生可溶碳水化合物,降低凝固点。南极鱼类血液的冰点
明显低于温带鱼类血液的冰点
可达到的冷却温度为
利用的是稀溶液凝固点
二、计算题
11.在一恒容均相反应系统中,某化合物分解压力和温度下,测得分解反应的半衰期如下:
所经过的时间与起始压力成反比。在不同起始
(1)试推断其反应级数,并计算两种温度时的值。 (2)求反应的实验活化能。 (3)求
时
经验式中的指前因子。
【答案】(1)依据基于分压的速率方程式,因反应的半衰期与起始压力成反比,故推断该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