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卞义的关系。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这一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同样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指引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当今中国人民的福社所在。
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归根到底,靠的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要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风险,必须始终坚持这一理论体系。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真正用这一理论体系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①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必须保持理论上政治上的清醒坚定。
②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切实做到在复杂的形势中不忘记根本、不迷失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③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积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思想舆论和文化产品占领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唱响主旋律,进一步形成主流思想文化的强势,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答案】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1)空想社会主义
①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③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容
a.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世间的祸害”,必须尽快代之以最好的社会制度;
b.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不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3. 论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答案】(1)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个人资本所有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再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家资本所有制,最后,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势。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及其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更加残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己不是唯一调节机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形象。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廿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
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在英、法、西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获得执政地位。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卞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卞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