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烟台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答案】区分大众媒介的受众的类型,有助于辨别和掌握受众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探索和了解特定受众群的结构特点,有助于认识和把握特定受众群体的传播规律。按不同的区分标准,可得到不同的受众分类结果。
(1)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
积极选择者接收他们有理由期望会帮助他们达到一个或多个理解、定向或娱乐目标的媒介内容。他们在信息接受中,积极地选择并主动地奔向某个媒介内容,是因为他们期待并深信这些内容能满足其需求,能帮助其实现某种目标。
随意旁观者则是偶然接触到媒介内容,没有预先形成某种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特定的媒介内容需要锁定。他们继续接收或停止接收媒介讯息往往与个人动机无关,它可能是由于无法逃避、没有选择,也可能是由于随意浏览或尊重某种惯例,或出于礼貌。当然,在信息接受中,许多人可能既是积极的选择者,又是随意的旁观者。
(2)纯粹受众与介质受众
纯粹受众又叫终极受众,是指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这些人处于信息传播的终点,身份明显,行为专一,心无二用。其接受模式为:传播者一信息一纯粹受众,或传播者一信息一介质受众一纯粹受众。纯粹受众只“受”不“传”,也不分析自己的阅读经验,即使分析,也不能表达出内心所想的东西。
介质受众又叫兼职受众或中介者,是指介于传播者与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如翻译、传话人、意见领袖等。这些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受者也是传者,双重行为—既译码也编码。他们是信息传播中的中转站,是不同传播系统或符号系统的中间人。
(3)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预期受众是指传播者在想象中出现的或者在编码过程中预先假想的接受者或“收件人”。它在传播者的意识或潜意识里“作为假想读者的肖像”出现,影响或参与了信息的编码和播报。同现实受众相比,预期受众最先参与了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与创造,提前在想象和虚设的国度里完成了同传播者的对话、争辩与交流,并同原始素材一起融入了信息作品的复杂构成之中。
现实受众,是指在现时状态下可以观其行、听其言、握其手并正在活动着的接受信息“成品”
的人。正是这实实在在的接受群体,才使大众传播有了现实的作用对象,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作品间世后,它参与了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参与了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参与了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
潜在受众又叫隐性受众,是指潜藏、内含在信息作品之中和传播过程之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的、或者在适当时候有可能要“冒”出来接受该作品的群体。从传播过程来看,预期受众出现在过去时态,现实受众体现在现在时态,而潜在受众内含在未来时态。当职业传播者受到现实受众的冷遇、漠视,或者被现实受众抛弃时,他们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潜在受众的身上,期望得到这些“未来受众”的青睐和垂青,使其作品有朝一日重放光彩。
(4)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与平视型受众
俯视型受众在接受信息和对待职业传播者时,常以居高临下、高人一等的心理和面貌出现。在他们中间,有的是评估者,他们的口味和意见举足轻重,具有俯视性、权威性; 有的是指导者,老师阅读学生的新闻作品,大多以指导者的面貌出现,其意见也易为学生所接受; 有的是当权者,由于权柄在握,便经常以俯视的形貌出现在职业传播者的面前。
仰视型受众是指以一种尊敬、仰慕、狂热、遵从的心态对待传播者及其所传信息的人群。当今,几乎每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影视明星、歌星和作家的背后,都有一大批仰视型受众。还有一部分仰视型受众接受信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中得到知识、受到教育。
平视型受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人数最多的受众,这部分人既不把职业传播者看“低”,也不把他们看“高”,而是将他们看作与自己平等身份的人。在接受信息时,这些人的情感和理智一般较为平衡和稳定,能够心平气和,止于静观,保持中立。对传播者而言,这些人的反馈意见比较有价值。
2. 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哪几种? 举例说明。
【答案】(1)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①法律的控制。最直接的法规有《新闻法》、《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a. 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b. 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新闻媒介诽谤侮辱他人;
c.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d. 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②政策和纪律的控制。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③新闻来源的控制。
④制度的控制和人事的控制。制度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
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人事的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到贯彻。
(3)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
包括对产业所有权的控制和对广告的控制。
(4)对新闻事业的民族文化控制
包括:①发扬民族精神和保持民族尊严; 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传统习惯。
3. 简述新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案】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
真实和新鲜是新闻与生俱来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为明显、最为独特的标识,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
(1)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
新闻媒介归根到底是依靠新闻的真实和迅捷来吸引受众。任何一种媒介,只要受众认为这家媒介在隐瞒事实、歪曲事实,它就会被受众遗弃。在新闻报道的速度上,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是以分、秒甚至零点几秒来计算的,这正是新闻特征的表现。
(2)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
保证新闻的真实和迅速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要求:①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 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3)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经历了口头新闻、书信新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再到网络、多媒体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或者说,从人体器官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的过程。
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的特性所决定的。一切适合新闻特性的传播工具都可被人们采用并且可以经久不衰。
4. 简述现实受众、潜在受众和隐在受众的概念。
【答案】(1)现实受众现实受众是坚持接触和利用新闻传播媒介的人。现实受众使新闻传播有现实的作用对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新闻作品问世后,他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
(2)潜在受众
潜在受众是指具备健全的阅听能力,而尚未接触全部或部分新闻传播媒介的人。对新闻传播媒介而言,可将接触某种新闻传播媒介而不接触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视为其他媒介的潜在受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潜在受众是该新闻传播媒介尚待开发的受众市场,媒介应该进行充分的、深入的调查,有针对性地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切实改进工作,努力使潜在受众不断地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