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神经内科题库>医学影像科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鼻窦正常解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 出生时,蝶窦、额窦未气化
B . 出生时,上颌窦、筛窦已气化
C . 蝶窦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个窦腔
D . 上颌窦前部与鼻腔仅黏膜相隔
E . 前组筛窦引流至中鼻道,后组筛窦引流至上鼻道

下列哪项关于痉挛的叙述是正确的() 肌张力高一定是痉挛。 强烈的痉挛即是挛缩。 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 偏瘫恢复过程中不会出现肢体痉挛。 外界刺激可以使痉挛缓解。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不包括() 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 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 追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进行疾病监测。 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男,34岁,因反复干咳、咯血2月、发热1周来院门诊。查体:T39.2℃,消瘦,左上肺语颤增强、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WBC7.8×109/L,PPD(1结素单位)强阳性,X线胸片示左上肺大片云雾状、密度较低、边缘模糊之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炎球菌肺炎。 干酪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克雷白杆菌肺炎。 支气管扩张症。 女性,62岁,高血压、糖尿病史5年,4个月前开始有心绞痛,近1个月来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均有所加重,昨晚8时在休息状态下出现压榨性心前区疼痛,胸骨后明显,向左上肢内侧放射,持续时间约2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理想,故来急诊,入院后发作1次,心电图是V4~V5ST段下降1.5mm,心肌酶及肌钙蛋白不高。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是(). A.疼痛持续时间≤20分钟。 无血中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 48小时内有多次心绞痛发作。 疼痛发作有明确的诱因。 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治疗痉挛的适当理由是() 体位的摆放严重困难以致皮肤破裂。 Ashworth评级大于Ⅱ级。 脑卒中后下肢伸肌痉挛。 胸段脊髓损伤后阵挛。 防止中枢性疼痛的预防性治疗。 关于鼻窦正常解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