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医院药师Ⅰ阶段题库>医院药师(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

A . 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B . 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者
C . 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
D . 剂量小的毒剧药,应制成倍散
E . 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患者王某,男,56岁,农民。因"左侧额部起斑疹、渐增大6个月余"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额部突然出现一绿豆大小的暗红色斑疹,边缘略隆起,表面覆着少许细小白色鳞屑,无痛痒,未予重视。以后皮疹边缘渐向周围蔓延、扩大至甲盖大小,颜色变成灰棕色,且日晒或局部冷热刺激后有瘙痒感。自行外搽0.1%维A酸乳膏,皮疹不见好转。尤其近2个月来,局部皮疹已增大至鸡蛋大小,影响了患者容貌。发病来,患者无长期低热、无头痛头晕、无全身关节酸痛等症状,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史和个人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本案疾病的病因一般认为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经常日光曝晒。 长期接触砷剂。 反复HPV感染。 反复真菌感染。 脂质代谢异常。 久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下列哪项症状属于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 杰克逊(Jackson)癫痫发作。 自主神经发作。 自动症。 遗忘症。 失张力发作。 患者,男性,59岁,吸烟50年。反复咳嗽、咳痰30年,晨起排痰明显,呈白色泡沫状,近1年来活动后气短,1周前症状加重,伴气促、心悸。有糖尿病史6年,用"药物"控制可。查体:T37.8℃,P97次/分,R25次/分,BP150/90mmHg。桶状胸,双肺散在哮鸣音,少许湿啰音,FEV1/FVC为6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COPD。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肺癌。 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输碱性溶液,使pH值恢复正常。 纠正电解质紊乱。 改善通气。 使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 以上都不是。 变态反应性药疹特点下列哪项描述错误?() 只发生于少数对药物过敏者。 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无相关性。 一种药物可引起多种形态的皮疹,不同药物可引起同一种皮疹。 初次用药一般需4~20天后才出现药疹。 病情轻重与药物的剂量相关。 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散剂混合的均匀性是散剂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混合的均匀程度受散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堆密度、理化特性等因素影响。组分基本等量且状态、粒度相近的两种药粉混合经一定时间后便可混匀。但组分数量差异大者,同样时间下就难以混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混合。性质相同、堆密度基本一致的两种药粉容易混匀,若堆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堆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质重)者,避免质轻者浮于上面或飞扬、质重者沉于底部不易混匀。散剂中若含有液体组分的,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吸收液体组分,若液体组分量太多,宜用吸收剂吸收至不显润湿为止;其含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对吸湿原因加以解决。对于可形成低共熔物的散剂可使其共熔后,用其他组分吸收、分散,以利于混合制成散剂。倍散是在剂量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稀释剂制成的稀释散,以利配方。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