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线程级并行
【答案】线程级并行(的空闲时间这一问题而引入的。
)技术是针对如何减少处理机执行部件
二、简答题
2. “计算机应用”与“应用计算机”在概念上等价吗? 用学科角度和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来说明你的观点。
【答案】“计算机应用”与“应用计算机”在概念上等价不等价,原因如下:
(1)计算机应用是一个学科的名词,它包含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
(2)应用计算机,从计算机层次结构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应用者,应用的方法和目标是不同的,如CPU 的设计者是在微程序级应用计算机,目的是为后面的应用者提供功能强大的指令系统;而操作系统的设计者是在汇编语言级应用计算机,目的是扩展硬件功能,为后面的应用者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和手段。
3. 段式虚拟存储器对程序员是否透明?请说明原因。
【答案】虚拟管理是由软件(操作系统)和硬件共同完成,由于软件的介入,虚存对实现存储管理系统程序不透 明。而段是按照程序的自然分界划分的长度可以动态改变的区域。通常,程序员把子程序、操作数和常数等不同 类型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段中,并且每个程序可以有多个相同类型的段。由于分段是由程序员完成的,所以段式 虚拟存储器对程序员而言不是透明的,但虚存到实存的地址映射是由系统软件辅助完成的,故对应用程序而言, 段是虚拟存储器是“半透明”的。
三、计算题
4. 已知位
第2步对阶:将指数较小的y 的有效数位右移1位,与z 的小数点对齐
第3步求和:两个加数的有效数位相加
第 2 页,共 10 页
用二进制形式求(x+y)浮。
【答案】第1步先将两个十进制数用规格化的二进制数形式表示出来,假设保留4位有效数
第4步规格化,并检查是否溢出
由于
(移码表示),因此求和结果既无上溢也无下溢。
第 3 页,共 10 页
一、名词解释
1. SIMD
【答案】但
单指令多数据)是提高数据并行处理能力的重
功能和
的位宽。
要手段。随着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主流微处理器厂商不断地增加等问题。
仍然存在诸多性能瓶颈,如地址不对齐、数据重组和控制相关的向量化(Control flow )
二、简答题
2. 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答案】(1)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用电压表示数据,采用电压组合和测量值的计算方式,盘上连线的控制方式;
(2)数字计算机是在算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数字表示数量的大小,其主要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用数字0和1表示数据,采用数字计数的计算方式,程序控制的控制方式;
(3)与模拟计算机相比,数字计算机的精度高,数据存储量大,逻辑判断能力强。
3. 什么是指令? 什么是程序?
【答案】(1)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 (1)解决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三、计算题
4. 某处理机主频为40MHz ,数据总线64位,总线仲裁和地址传送需要2个时钟周期,cache 行大小为32字节,主存访问时间为100ns 。
(1) cache 读操作缺失的延迟时间是多少? (2)总线带宽是多少?
(3)如果用该处理机组成多处理机系统,并将一个cache 行的数据传输至另一个处理机,已知通信建立时间为2两,处理机间数据传输带宽为多少?
【答案】(1)时钟周期=需
次总线传输。
cache 读操作缺失延迟=总线仲裁时间+主存读操作时间+总线传输时间
(2)总线带宽
第 4 页,共 10 页
那么远程操作的有效数据传输带宽是
一次总线传输的字节数=64/8=8,一个cache 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