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旅游管理之旅游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内旅游
【答案】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在本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根据旅游者是否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地停留过夜,将国内旅游活动进一步划分为过夜的旅游活动和不过夜的国内一日游。国内旅游优于出国旅游的方面主要有:
(1)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总是先于出国旅游
①国内旅游活动的旅行距离一般相对较短,因而旅途所需时间较少;
②旅游费用较低;
③基本不存在文化和语言障碍;
④不涉及办理繁杂的旅行手续等。
(2)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领先于出境旅游需求,面向国内需求市场的国内旅游业务也相对比较容易发展。
2. 闲暇时间
【答案】闲暇时间是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任意支配、用于开展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活动的自由时间。对于闲暇时间的类型,可作如下划分:
(1)每日闲暇
通常表现为平口的工余时间扣除口常限制性活动所需时间之后的剩余部分。这类闲暇时间过于零散,虽可用于当地娱乐和休息,却不足以开展外出旅游。
(2)周末闲暇
集中表现为周末工体时间。这种类型的闲暇时间比较集中,对于个人来说,在其他旅游需求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用十开展近距离的周末度假或旧游活动。
(3)公共假日
通常指法定的公共节假日。节日期间往往是家人或亲友团聚活动的好时机,特别是连续2~4天的公共假日期间,更是人们外出探亲访友或短期度假的高峰时间。
(4)带薪假期
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大都己经通过立法,规定对就业员工实行带薪休假制度。
3. 旅行社
【答案】(1)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
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其中,“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以及“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为旅游者安排交通、住宿、餐饮、观光游览和体闲度假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为旅游者提供导游、领队、旅游咨询、旅游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服务。
(2)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人们通常根据旅行社行业中的自然分工情况,按照有关旅行社企业主营业务的类型,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批发/经营商,一类是旅游零售商。按照不同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将我国旅行社规范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另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和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4. 简述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设置状况。
【答案】我国的旅游行政组织根据我国国情和行政区划设置,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国家旅游局
在全国层次上,国家旅游局是我国的最高旅游行政主管机构。它对外代表中国国家旅游组织,对内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旅游业,主要职责包括:
①研究和拟定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拟定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
②研究和制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指导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指导驻外旅游办事处的市场开发工作。
③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研究、拟定和指导实施发展国内旅游的战略措施,并指导实施; 指导地方的旅游发展工作。
④组织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的规划与开发建设;
⑤拟定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度假区及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车船和特种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井组织实施等等。
为了履行上述职责,国家旅游局目前下设的职能司(室)主要包括:
①办公室;
②综合协调司;
③政策法规司;
④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
⑤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⑥质量规范与管理司;
⑦人事劳动教育司。
(2)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
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设有旅游局或旅游管理委员会。它们分别主管其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行政工作。这些旅游行政机构在组织上属地方政府部门编制,在业务工作上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
(3)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
在省级以下的地方层次上,很多地、市、县也设立了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业管理工作。
此外,在未设立专职旅游行政机构的县、市,有关旅游业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事务则在其上级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当地政府配合承担。
5. 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指‘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一净出口一净资本流出。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1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
6. 旅游承载力
【答案】旅游承载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严格的意义上,旅游承载力指的是,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的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活动量。通俗地理解,旅游承载力也可以是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的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二、简述题
7. 简述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答案】旅游客流规律,反映的是旅游者在流向与流量方面变化与发展的基本法则。
(1)旅游客流规律的基本规律
①从总体上讲,人们外出旅游地域范围的发展总是由近及远。
a. 旅行距离近,交通费用较小。在近程旅游方面,拥有这种支付能力的人数较多,因而需求量较大。
b. 往返的旅程时间较短。在近程旅游方面,拥有时间条件的人数较多,因而需求量较大。 c. 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比较接近,易于适应。由于地缘和文化相近,旅游客源地社会与旅游目的地社会之间的社会文化障碍较小,因而乐于互访的人数较多。
d. 在旅行手续以及交通情况方面相对便利。距离较近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条件通常都比较便利,因而来往旅游者人数众多。
②旅游客流主要源自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a. 人均收入水平高,消遣型旅游需求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
b. 工商业发达,差旅型旅游需求市场规模较大;
c. 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容易把握旅游信息。
(2)旅游客流发展趋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