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修复(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38岁,因晕厥就诊。心电图如图5-25所示,应诊断为()

A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B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
D . 窦性停搏
E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最常采用() A.玻片凝集法。 B.间接凝集反应。 C.试管凝集法。 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E.协同凝集反应。 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主要是因为() 抗体分子周围形成水化层。 抗体分子电荷的相吸作用。 抗体分子带负电。 抗体分子不是胶体分子。 抗原分子带负电。 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下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离心使复合物沉淀。 降低试剂的黏滞度。 用胰酶或神经氨酸酶处理。 适合pH。 电解质含量适当。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检查可用() A.胶乳凝集试验。 B.间接血凝试验。 C.抗人球蛋白试验。 D.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E.协同凝集试验。 选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原,此为() 协同凝集试验。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玻片凝集试验。

患者男性,38岁,因晕厥就诊。心电图如图5-25所示,应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窦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1传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解析: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P-P间期规则,PR间期0.16秒。每4个窦性P波仅一个下传到心室,形成规则的4:1房室传导。QRS波群增宽,时限达0.14秒,Ⅰ、Ⅱ导联R波明显切迹,符合左束支阻滞的特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下传心室的P波与QRS波群仍有固定传导关系,可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