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发现的与机械力传导有关的第二信使是() 肌醇三磷酸(IP)。 环磷酸腺苷(cAMP)。 二酰甘油(DG)。 G蛋白。 前列腺素。
关于牙槽骨的生物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骨组织是高度特异性的结缔组织,其胞外基质钙化,化学成分:60%为矿物质,32%为蛋白质,8%为水分。 有机基质中90%为Ⅰ型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在细胞控制下,骨的有机基质由钙和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沉淀。 牙槽骨的密质骨由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形成同心圆状的层板骨,胶原原纤维在相邻的层板之间平行排列。 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为活跃的部分。 从胚胎发育的角度看,下颌骨属于扁骨,是膜内化骨,经过软骨钙化形成。
男性,61岁。患颈椎病多年。MRI检查见C5~6椎间盘突入椎管压迫颈脊髓。保守治疗无效,瘫痪渐渐加重。现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大重量牵引。 B.旋转复位推拿。 C.后路椎板切除手术。 D.前外侧椎管减压术。 E.前路髓核摘除植骨术。
病理性再矿化是指() 在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机体的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 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该矿化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 在生理状态下,牙刚萌出时,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 牙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发生脱矿后,病损组织重新矿化的现象。 将人或动物的牙釉质,经酸蚀法或酸性凝胶致人工龋的方法制成标本,然后用再矿化液或者唾液处理这些样本,观察再矿化效果和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
男性,19岁。右腹股沟部被刀刺伤30分钟,在当地医院加压包扎后急转院。查体:脉搏触不清,血压40/0mmHg。神志不清,意识模糊,反应差,无尿。根据患者目前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提示:术后第2天下午,发现患者四肢皮肤出现多处片状瘀斑.伤口渗血。脉搏100次/分,血压下降至90/60mmHg,尿量减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 A.输血传染肝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自身红细胞致敏性紫癜(Garder-Diamond综合征)。 过敏性紫癜。
①磷酸钙的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②合成磷蛋白,并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的胶原蛋白层上;③在结合的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HA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成有序结构;④在成牙本质细胞层的顶端分泌胶原蛋白,成为牙本质的前身,为矿化作准备;⑤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牙本质矿化的步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