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集美大学801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道德风险

【答案】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一种情形,又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2. 隐性成本

【答案】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

3. 以牙还牙策略

【答案】以牙还牙策略的内容是:所有的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他就把合作继续下去。但只要有一个成员一旦背弃合作协议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则其他成员便会采取“以牙还牙”的惩罚和报复策略,即其他成员都采取相同的不合作策略,并将这种不合作的策略在重复博弈中一直进行下去,以示对首先破坏协议者的惩罚和报复。

博弈论分析中,寡头厂商的合作是不稳定的,易陷入“囚徒困境”。在具有“以牙还牙”策略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所有的寡头厂商则都会遵守协议,采取合作的策略。

4. 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

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5. 无谓损失

【答案】无谓损失又称为社会净损失,是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而引起的社会成本,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社会净损失是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等因素引起的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都得不到的那部分,使资源得不到最佳限度的分配。例如,当垄断企业抬高价格时,消费者将减少消费,这样将导致减少的数量中本来可以实现的消费者剩余都流失了,这种社会性损失就是社会净损失。

二、简答题

6.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

【答案】利率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储蓄。

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消费的成本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意味着居民消费的成本上升,消费成本的上升导致居民减少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换句话说,增加既定收入中的储蓄。

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动首先影响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通过影响储蓄的实际价值再影响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最后通过影响消费比率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首先导致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再导致居民增加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消费比率的上升最后导致储蓄的减少。

可见,当利率上升时,收入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而替代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增加储蓄,最终储蓄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当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和储蓄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即达到了均衡,消费者既不想增加储蓄,也不想减少储蓄。

按照分析,储蓄量原则上可能会受到利率的影响。但是,证据多半表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很小。

7. 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其中,P 和W 分别是产品和要素的价格,MP 是要素的边际产品。试说明,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上述要素使用原则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l )任何一个厂商(无论性质如何)使用要素的原则均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

(2)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其收益函数对要素的导数,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厂商的收益取决于产量,产量又取决于要素。假定所讨论的卖方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和,则收益可以看成是要素的复合函数:

。根据复

合函数求导法则即有: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项dR/dQ是收益对产量的导数,即产品的边际收益对尺,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第二项dQ/dL是产量对要素的导数,即要素的边际产品MP ,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品。因此,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 和要素的边际产品MP 的乘积MR ·MP 。这个乘积通常被称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并用MRP 来表示,即

由于现在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不再是完全竞争者,而是垄断者,他所面临的产品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故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8. 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试说明:

(1)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最大数量的y ;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边际转换率递增;

(5)点(x=6, y=3)的性质。

【答案】(1)由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可知,当x=0时,y=5; 当Y=0时,x=10。因此,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Yy 分别为10和5。

(2)由于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为:

故知该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导数为:

即负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有较小的负数减少到较大的负数; 这意味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变得越来越陡峭,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根据定义,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

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故其绝对值是递增的。故边际转换率递增。

(5)当x=6时,根据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有y=4。因此,点(x=6,y=4)是生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