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科基础知识题库>CT成像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男,38岁。CT增强扫描示肝脏体积缩小,肝表面欠光整;肝裂增宽,肝叶比例失调,尾叶较大。肝实质密度不均。脾大。脾门及贲门周围可见团状软组织影,静脉期呈高密度,脾门及贲门周围团状软组织影应考虑为()

A . 副脾
B . 增大的淋巴结
C . 曲张的侧支循环血管
D . 肿瘤组织蔓延
E . 增大的胰尾

男性,27岁,因"突发呕血、黑粪7小时"入院。查体:血压67/34mmHg,脉搏143/分钟。浅昏迷状,全身重度贫血貌,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既往反复夜间上腹部疼痛史,否认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0.80、血红蛋白67g/L。该病人首先需要考虑的可能诊断是() 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B.上消化道大出血。 C.消化性溃疡。 D.慢性胃炎。 E.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F.低血容量休克。 G.重度贫血。 患儿男,7岁,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收缩期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当此患儿出现明显肺动脉高压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形成艾森门格综合征,患儿呈现青紫并逐渐加重。 胸骨左缘第3~4肋间粗糙全收缩期杂音变响。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明显变弱。 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增加。 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患者男性,25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其中有3个单发宽大畸形的QRS波群,V1导联呈rsR′型,联律间期不等,无类代偿间歇,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最可能为()。 A.室性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间歇性预激。 唾液中的主要无机成分是() 钠、钾、氟。 钠、钾、氯。 钙和磷。 氟。 重碳酸盐。 患儿女,8岁,半个月前有发热,体温38.6~39.8℃,伴稀水便7~8次/日,1周后自愈。近2天感疲乏、头晕,晕厥1次。入院查面色苍白,脉缓而规则,血压65/40mmHg,心界扩大,心率50次/分,有大炮音。(假设信息)经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下列心电图表现不符合室性期前收缩的是() A.QRS波提前,形态异常,QRS>0.10秒,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 QRS波前无P'波。 代偿间歇完全。 有时在同导联出现,形态不一,配对时间不等。 QRS波提前,形态异常,QRS>0.10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男,38岁。CT增强扫描示肝脏体积缩小,肝表面欠光整;肝裂增宽,肝叶比例失调,尾叶较大。肝实质密度不均。脾大。脾门及贲门周围可见团状软组织影,静脉期呈高密度,脾门及贲门周围团状软组织影应考虑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病例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脾门及贲门周围静脉血管增粗扭曲,静脉期可见对比剂充盈。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