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823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画图并简要说明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
【答案】(1)洛伦兹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是用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ODL 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如图所示,
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反之亦然。如果所有收入集中在某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则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如果任意人口百分比都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 。
(2)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在图中,不平等面积(洛伦兹曲线OD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 )与完全不平等面积(OH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B)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G 为基尼系数,则: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三角形斜边之间的面积与整个三角形之间的面积的比例。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即有0≤G ≤1。若A=0,基尼系数等于0,收入绝对平均; 若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即全社会收入为一人所有; 实际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2. 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是递减的?
【答案】(1)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同等满足程度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2)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规律主要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X 、Y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X 的消费增加和商品Y 的消费减少,商品X 的边际效用(MU x )递减,商品Y 的边际效用(MU y )递增,因此边际替代率递减。
3. 为什么要反垄断?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案】(1)反垄断的原因
因为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是不公平的,所以必须要反垄断。
图中,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 和MR 分别表示厂商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再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由直线MC=AC表示。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厂商产量定在Q 2,价格为P 2,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所支付的数量(价格)超过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边际成本)。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Q 1,价格应降到月,这时P=MC。然而,垄断决定的产量和价格只能是Q 2和P 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Q 1和价格P 1,消费者剩余是ΔFP 1H 的面积,而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P 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ΔFP 2G 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图P 1P 2GI 所表示的面积)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ΔGIH 所表示的面积)就是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带来的损失。
垄断和低效率
(2)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①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一般根据反垄断法来执行。行业的重新组合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垄断的行业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采取的手段可以是分解原有的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制止垄断行为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
②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施行价格控制,或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治措施。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最大利润,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定价,以便部分地解决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的低效率问题。
③管制自然垄断的做法还可以采用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
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4. 每逢春节来临,一些新鲜蔬菜的价格就会有所上升,譬如蒜苗、西红柿、黄瓜、豆角等。试利用供求曲线图说明其原因。
【答案】在图中,新鲜蔬菜原有的需求曲线D 1和供给曲线S 1相交形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1和Q 1。
蔬菜价格上涨的供求分析
每逢春节来临从需求的角度讲,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比较高档的新鲜蔬菜,这种需求数量的增加发生在新鲜蔬菜的任何价格水平。在图中,这种新鲜蔬菜需求的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由原来的D 1右移到D 2。
从供给的角度讲,春节时处冬季,冬季的新鲜蔬菜基本产自种植大棚。相对于蔬菜的大田种植,蔬菜的大棚生产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产成本高; 二是产量非常有限。这两个因素均导致新鲜蔬菜的供给数量大幅度减少。类似地,这种供给数量的减少也发生在新鲜蔬菜的任何价格水平。在
图中,这种新鲜蔬菜供给的减少表现为新鲜蔬菜的供给曲线以较大的幅度由原来的S 1左移到S 2。
综合以上供求两方面的分析,很显然,在春节期间,在新鲜蔬菜的需求有所增加和供给大幅减少的双重作用下,新鲜蔬菜的市场价格上升了。在图中表现为新鲜蔬菜的均衡价格由原来的P 1上升为春节期间的P 2,而均衡数量由原来的Q 1减少为春节期间的Q 2。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