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住院医师题库>溶血性贫血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 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下降
B . GPI锚连膜蛋白过度表达
C . 补体适宜pH为8.0~9.0
D . CD55和CD59因子与发病关系最密切
E . 夜间发病为pH升高所致

三酰甘油降低见于()。 肾病综合征。 阻塞性黄疸。 糖尿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冠心病。 前列腺增生引起尿潴留的梗阻类型为() 动力性梗阻。 机械性梗阻。 上尿路梗阻。 下尿路梗阻。 急性梗阻。 对于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下列哪项恰当() A.月经初潮标志卵巢功能成熟为性成熟的开始。 B.儿童期儿童体格及内、外生殖器同时发育。 C.第二性征的出现标志青春期开始。 D.更年期一般历时3年。 E.卵巢激素减少至不能引起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历时1年以上,最后1次月经过后称为绝经。 目前,市场的地域环境对劳动力的限制趋于()趋势。 无影响。 上升。 下降。 周期性波动。 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见于()。 肝硬化。 溶血性贫血。 肾病综合征。 恶性肿瘤。 严重营养不良。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是GPI锚连膜蛋白获得性缺陷(B错误),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升高(A错误),CD55是衰变加速因子,在激活C3、C5转换酶水平起抑制作用,CD59因子是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可阻止C9转变为膜攻击复合物。夜间发病是因为补体适宜pH为6.8~7.0(C错误),夜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pH降低所致(E错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