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十六节细菌性疾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2岁,因“咳嗽、咳痰、全身乏力40+d,加重伴发热20+d”来诊。曾在当地卫生院用头孢菌素治疗未见好转。查体:T38.8℃,P98次/min,R25次/min,BP135/75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未见压凹性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提示经过2个月强化治疗,复查肝功能:AST280U/L,ALT200U/L,TBil60μmol/L。)()

A . A.保肝,同时抗结核治疗
B . 立即停抗结核治疗
C . 调整抗结核药物
D . 减少抗结核药物的剂量
E . 减少药物品种
F . 给予保肝治疗
G . 加用激素

发生于外上象限的乳腺癌发生淋巴道转移时最常累及的淋巴结是()。 同侧腋窝淋巴结。 锁骨下淋巴结。 胸肌间淋巴结组。 乳内静脉淋巴结。 对侧腋窝淋巴结。 1991年国际视网膜学会修改PVR的分类,以下错误的是() 将C、D级合并为C级。 以赤道为界分为前部、后部。 后部收缩简写为A,前部为P。 数字表明皱襞所占的钟点数。 CP2~3表示C级赤道后部2点到3点钟皱襞增殖。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5-9所示,应诊断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肌病。 急性心包炎。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有关术后真菌性眼内炎与细菌性眼内炎的鉴别,错误的是() A.常见细菌为葡萄球菌,真菌为白色念珠菌。 B.真菌感染延迟发作,在术后3周或以上。 C.真菌性眼内炎可仅有中度炎症,而细菌性眼内炎则炎症反应更急更重。 D.大多数真菌性眼内炎早期无光感。 E.真菌性眼内炎轻触眼球,有疼痛。 舌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者,属()。 邪气渐盛。 表邪入胃。 胃气暴绝。 正气胜邪。 内邪消散。 患者男,32岁,因“咳嗽、咳痰、全身乏力40+d,加重伴发热20+d”来诊。曾在当地卫生院用头孢菌素治疗未见好转。查体:T38.8℃,P98次/min,R25次/min,BP135/75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未见压凹性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提示经过2个月强化治疗,复查肝功能:AST280U/L,ALT200U/L,TBil60μmol/L。)()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