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医学院631普通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存斗争。
【答案】生存斗争是指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2. 器官。
【答案】器官是多细胞动物中由多种组织组成的,以完成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的结构。
3. 秋材。
【答案】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地致密,色泽较深,称为晚材或秋材。
4. 品种。
【答案】品种是指来自于同一祖先,具有为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稳定一致,能满足人类生产物质资料及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的群体。
5. 原丝体。
【答案】原丝体是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的配子体。
6. 食物链。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为起点,各种生物有机体以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即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关联而形成为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即食物链。
7. 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答案】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相平行,子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
垂周分裂是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狭义的垂周分裂一般指径向分裂,新壁为径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増粗。广义的垂周分裂还包括横向分裂。横向分裂产生的新壁为横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8. 有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答案】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又称配子)
,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
二、选择题
9. 种子植物体内起着水分和无机盐长途运输的主要复合组织是( )。
A. 筛管
B. 木质部
C. 导管
D. 薄壁组织
E. 纤维
【答案】B
10.爬行类的高级中枢位于( )。
A. 大脑
B. 间脑
C. 中脑
D. 小脑
【答案】C
【解析】A 项,爬行类的脑比两栖类发达,大脑半球增大,虽然纹状体仍占大脑的大部分,但大脑表面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新皮质)。B 项,间脑小,顶部的松果体发达,很多种类已发展有具感光作用的顶眼。顶眼对变温爬行动物有效地利用阳光热能有重要意义。C 项,中脑的视叶与两栖类相似,是高级中枢。D 项,爬行类的小脑内部开始出现神经核团,这标志着小脑联系增多。从爬行类开始,已有少数的神经纤维自丘脑伸至大脑。这是把神经活动的综合作用从中脑向大脑转移、集中的开始。
11.大多数植物的代谢活动在哪一种组织中进行?( )
A. 表皮组织
B. 厚壁组织
C. 厚角组织
D. 薄壁组织
【答案】D
12.下列细胞器中,均能进行能量转化的一组是( )。
A. 有色体和白色体
B. 线粒体和白色体
C. 线粒体和叶绿体
D. 线粒体和有色体
【答案】C
13.尼人属于哪一个人类发展阶段?( )
A. 早期阶段
B. 晚期阶段
C. 早期智人阶段
D. 晚期智人阶段
【答案】C
【解析】1856年所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尼人属于早期的智人,尼人的形态特征介于晚期猿人与现代人之间,身高160cm ,眉脊很突出,额明显后倾,脑量平均可达基本达到现代人水平,并且没有明显的猿的特征,表明他们的智力已相当发达。尼人能够制造较进步的石器工具,并能人工取火。
14.在正常的人体中,病毒感染细胞后会产生( )。
A. 类毒素
B. 抗生素
C. 外毒素
D. 干扰素
【答案】D
【解析】干扰素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
15.下列动物的器官,哪一种属于同功器官?( )
(1)蝴蝶的翅,(2)鸟的翼,(3)马的前肢,(4)人的手。 A.
B. (1)(3)(4)
C. (1)(4)
D. (2)(3)(4)
【答案】A
【解析】同功器官是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和基本结构均不同的器官。例如蝶翼与鸟翼均为飞翔器官,但蝶翼是膜状结构,由皮肤扩展形成,而鸟翼是脊椎动物前肢形成,内有骨骼外有羽毛。同源器官是指不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能也不同,但在其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来源上却是相同的器官。例如脊椎动物的前肢、鸟翅、蝙蝠的翼、海豚的鳍足、马的前肢以及人的手臂等。
16.某人观察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下列各项中何者足以说明该细胞是属于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
A. 没有纺锤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