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杨贤江
D. 徐特立
【答案】B
2. 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西塞罗
【答案】C
【解析】昆体良认为,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他还说过,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到后来,夸美纽斯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夸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还提出了统一学年制,要求,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一直,接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因此,答案选C 。
3. 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
A. 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B. 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C. 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小冉受欺负
D. 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内涵与实质的理解程度。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它与“管理”、“自学”不同,更与“以牙还牙”等负面的“训练”有本质区别。这
道题的关键还是要找到每个选项的关键词,ACD 的关键词分别给出,是训练、管理和学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4. 下列不属于严复所提出的教育作用观点的是( )
A. 鼓民力
B. 兴民权
C. 开民智
D. 新民德
【答案】B
5. 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 )。
A. 孝廉
B. 达于教化
C. 贤良方正
D. 茂材
【答案】A
【解析】察举制度是汉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令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察举孝廉、秀才,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为标准来选拔官吏,不断完善汉初的察举制度。察举科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常科,如孝廉为岁举,茂材在西汉为特举,东汉定为岁举;二是特举,临时需要或统治者个人兴趣偶一为之,如贤良方正科、明经科、童子科等。在各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注重考察德行,以孝行廉举为基本条件,主要是察举孝子廉吏。
6. 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达是( )。
A. 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B. 研究过程不需要理性指导
C. 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 强调对行动的反思
【答案】D
【解析】行动研究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简要地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因此,可排除BC 。A 项表达错误,应该是研究过程就是行动过程,行动过程不一定是研究过程。
7. 与韩愈的“文以载道”相呼应,共同推动古文运动的开展的是( )
A. 欧阳修
B. 白居易
C. 柳宗元
D. 陈子昂
【答案】C
8. 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 )
A.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B. 培养学生区别事实与假设的能力
C. 培养学生运用特定信息检验假设一致性的能力
D. 培养学生领会一个段落中各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答案】A
【解析】教学目标是一种预期的教学成果,应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当实现的在认知、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布卢姆倡导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旨在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的指导。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只个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其它教育活动一样,都有着明确的目标进而追求某种结果,而不是盲目、无意识的活动。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目标并不明确,分类不明显。
9. 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 )
A. 拜占廷教育
B. 阿拉伯教育
C. 基督教教育
D. 世俗封建主教育
【答案】A
【解析】中世纪,在拜占廷的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还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发达的工商业。因此,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盛行私人讲学; 中等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 高等学校以“七艺“为基础课程,重视法学教育,医学教育也比较发达等,而且根据拜占廷的政治、经济特点,特别是它的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关系对它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它具有以下的特点:其一,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 其二,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 其三,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此外,在拜占廷教会,除主教外,所有教士均可以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内容和方一式也有影响。可见,拜占廷教育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保存和传播。
10.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
A. 福建船政学堂
B. 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