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

【答案】有效汇率指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汇率。有效汇率与双边汇率的关系类似价格指数与各种商品价格的关系,因此又称汇率指数。它反映了一种货币价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汇率指数的构造方法是:(1)选择一篮子有代表性的货币。通常选择一些与本国对外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货币作为计算基础; (2)确定每一个双边汇率的权重。根据所选择的权重标准不同,汇率指数的计算有下列几种方法:

a. 出口值有效汇率指数=对A 国汇率×对A 国出口值/一国出口总值+对B 国汇率×B 国出口值/一国出口总值+…;

b. 进口值有效汇率指数=对A 国汇率×对A 国进口值/一国进口总值+对B 国汇率×对B 国进口值/一国进口总值+…

c. 双边贸易有效汇率指数=(一国出口值×出口值有效汇率指数+一国进口值×进口值有效汇率指数)/(一国出口值+一国进口值)。

另一种解释:

有效汇率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作为权数的指标主要有劳动力成本、消费物价、批发物价等。其中,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反映的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该国货币汇率的总体波动幅度。一国的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汇率,另外,一国货币在对某一种

,货币升值时,也可能同时对另一种货币贬值,即使该种货币同时对所有其他货币贬值(或升值)

其程度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人们开始使用有效汇率来观测某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及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中的总体地位。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的公式如下:

2. 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答案】收入性不平衡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经济周期,也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可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外需求的增减来实现的。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一国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的增加; 国民收入减少,则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都会减少。

3. 账面平衡(Book Balance)

【答案】账面平衡是指国际收支账面上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记账法编制的,其

借贷总差额必然为零,因此,账面平衡的实际经济意义并不大。账面平衡并不意味着各个具体项目的收支平衡,事实上,各个项目本身经常是不平衡的,而是通过各项口的借方或贷方差额的相互抵销与弥补,才达到总收支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可能处于事实上的失衡状态。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各国通常用横线将国际收支各项日分成两个部分,线上的项目称实质项目,线下的项目称平衡项目。实质项目包括商品、劳务、转移支付及一些资本项目。实质项目的盈余和赤字实际上表现为一国国际收支的真实平衡状况,而账面平衡则是由平衡项目来完成。实质项目收支若基本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即被认为是平衡的,因而不需要平衡项目调整来实现账面平衡; 反之,则需要用平衡项目的调整来实现账面平衡。总之,由于有平衡项目的调整,账面永远是平衡的。平衡项目包括黄金、外汇和其他流动资产,这是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或反映国际收支盈余的项目,也就是国际储备。分析账面平衡是如何实现的,即实质项目与平衡项目的相互关系状况如何,有助于了解一国国际收支的实际平衡状况。

4. 国际储备

【答案】国际储各又称自有储备。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对外进行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和。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一国货币当局持有,而不是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持有的储备资产。国际储备的形式有货币性黄金、外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组成。

国际储备的作用为:①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它起着国际商品流动和世界经济发展媒介的作用。②具体到每一国家来考察。国际储备具有:充作干预资产、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

国际储备的来源,从一个国家讲,主要通过其国际收支顺差、货币金融当局的国外借款、外汇市场干预(出售本币、购入外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货币当局收购的黄金等渠道获得。从世界的角度讲,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1)黄金的产量减去非货币用金量; (2)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 (3)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

我国近年来的国际储备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际储备已经达到二千六百多亿美元,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二、计算题

5. 即期汇率(JPY/USD):97.3

90天远期汇率(JPY/USD):95.2

90天美元利率:5%

90天日元利率:2%

(1)假如你现有1000美元,比较两种投资方式的收益率:i :用美元直接投资:ii :用日元间接投资,最后将日元换回美元。(假设一年有360天)

(2)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目前的情况是否符合利率平价理论? 为什么?

用美元直接投资,90天后所获得的本利和为:

(3)目前存在套利机会吗? 如果有,应如何操作? 当远期汇率为多少时,才不存在套利机会?

【答案】(1)i :用美元直接投资的收益为:1000×(1+5%×90/360)=1012.5(USD ); 收益率为:(1012.5-1000)/1000=1.25%。

ii :用日元间接投资的收益为:1000×97.3×(1+2%×90/360)/95.2=1027.17(USD ); 收益率为:(1027.17-1000)/1000=2.717%。

2.717%>1.25%,故应选择用日元间接投资。

(2)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

利率平价理论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两种。

①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一般形式为

:

其中,表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升(贴) 水率;

率;

之差。

②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顶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一般形式为

:

其中,

差。

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利率平价理论。因为本题的情况属于套补的利率平价,

所以不符合利率

平价理论。

(3)根据(1)的结论可知存在套利机会,操作方式即为“用日元间接投资”:先将美元转化为日元进行投资,并签订远期合约,90天后再将口元转化为美元,这样可以多获得14.67美元(=1027.17-1012.5) 。

设远期汇率为x ,即1 USD=x JPY,则当不存在套利机会时有:

1000×(1+5%×90/360)=1000×97.3×(1+2%×90/360)/x

解得:x=96.58

即90天远期汇率(JPY/USD)为96.58时,不存在套利机会。

表示预期的汇率变动率。它的经济含义是:预期的汇率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表示本国金融市场上一年期投资收益表示外国金融市场上同种投资收益率。它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 水率等于两国利率

三、简答题

6. 与分业经营相比,混业经营有什么优势?

【答案】(1)按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范畴,金融业经营模式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在分业经营模式下,银行局限于传统银行业务,不能进行证券承销、自营、保险和信托业务,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