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线程级并行
【答案】线程级并行(
的空闲时间这一问题而引入的。
2. 多处理机
【答案】多处理机指由两台以上处理机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每个处理机都有各自的控制和运算部件,可独立地执行程 序,而共享公共的主存储器和外围设备。处理机之间是通过网络实现通讯的。整个计算机系统都在统一的操作系 统控制下工作,按照多指令流、多数据流的模式实现对作业、任务、程序段的并行处理。
)技术是针对如何减少处理机执行部件
二、简答题
3. 数字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应用?
【答案】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有: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
4. 在虚存实现过程中,有些页面会在内存与外存之间被频繁地换入和换出,使系统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 象称为颠簸。请解释产生颠簸的原因,并说明防止颠簸的办法。
【答案】产生颠簸的原因主要有:
(1)分配的页面数太少;
(2)替换策略不佳。
防止颠簸的办法:
(1)适当增加分配给用户程序的页面数;
(2)选取或更好的替换策略。
5. 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 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数字计算机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分类依据是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6. 总线中三种桥的名称是什么? 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1)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三种桥,即桥、总线桥、 桥。(2)桥连接两条总线,使彼此间相互通信。桥又是一个总线转换部件,可以把一条总线的地
址空间映射到 另一条总线的地址空间上,从而使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总线主设备都能看到通向的一份地址表。
7. 说明软件发展的演变过程。
【答案】软件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是直接用机器语言即机器指令代码来编写程序的,这种方式编写的程序称为手编程序;
(2)后来,为了编写程序方便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人们使用一些约定的文字、符号和数字按规定的格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指令,然后再用这些特殊符号表示的指令来编写程序,这就是汇编程序;
(3)为了进一步实现程序自动化和便于程序交流,使不熟悉具体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人们又创造了各种接近于数学语言的算法语言;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原始的操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特别是用户直接使用大型机器并独占机器,无论是对机器的效率来说还是对方便用户来说都不适宜,于是人们又创造出操作系统;
(5)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要求大量处理某些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这些数据和表格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得处理更方便,检索更迅速,用户使用更方便,于是出现了数据库,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综合应用题
8. 某计算机有如下部件:
令寄存器m ,通用寄存器
(2)画出移位器,主存M ,主存数据寄存器暂存器C 和D 。 指令的指令周期流程图。
的A , B 两个输入端上,将所有寄存器都双主存地址寄存器指(1)请将各逻辑部件组成一个数据通路,并标明数据流动方向。 【答案】(1)将C ,D 两个暂存器直接接到
向接到单总线上,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通路
(2)如图2所示:
图2 指令周期流程图
9. —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每帧有
少需要多大?
【答案】刷新存储器的容量由图像分辨率和灰度级决定,即刷存容量=
分辨率×颜色深度
10.今有4级流水线,分别完成取指、指令译码并取数、运算、送结果四步操作。今假设完成各步操作的时间依次为
(1)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设计为多少?
(2)若相邻两条指令发生数据相关,硬件上不采取措施,那么第2条指令要推迟多少时间进行?
(3)如果在硬件设计上加以改进,至少需推迟多少时间?
【答案】(1)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按各步操作的最大时间来考虑,
即流水线时钟周期
(2)遇到数据相关时,将相关指令延迟到所需操作数被写回到寄存器后再执行的方式,因此第2条指令的 执行至少需要延迟2个时钟周期,即
像素,可以显示256种颜色,问刷新存储器容量至请问: (3)如果设置专用通路技术,就可使流水线不发生停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