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小明在一次统考中的语文、数学成绩转换成T 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后,分别为65和70, 二者的差异是否有意义?(已知这次语文、数学考试的信度分别为0.84和0.91)
【答案】小明的这两门功课的T 分数之间差异的标准误是:
在95%的置信区间上,
所以,二者相差要达到9.8分以上,才能有95%的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上的意义。因其数学的T 分数只比语文高5分,故差异并不显著。
2. 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有哪些优良性质?
【答案】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基本上突破了经典理论的公理体系,避免了经典理论由于先天不足而产生许多限制的弱点。项目反应理论的优良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参数的跨群体不变性
项目特征曲线是被试正确作答概率对其潜在特质水平的回归曲线,统计学上已经可以证明回归线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本质关系的描写,在许多情况下不受样本分布的影响。
(2)潜在特质量表的可选择性
量表的可选择性实际上指量表的参照点和度量单位可以任意选择而其回归函数值保持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来自不同试卷、不同被试施测的所有潜在特质参数与题目参数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项目反应理论的这一优良性质为进行测验等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3)参数设计的科学性
项目反应理论参数设计的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题目难度参数b 与被试潜在特质参数0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这一性质为选择与被试水平匹配的试题施测创造了条件。
②区分度参数与难度参数相互独立。这一性质为在任何难度水平上选择高区分度试题提供了保证。
③伪机遇参数的实证性。这使得试题筛选重实际性能而不拘于表面形式。
(4)信息函数概念的引进与信息函数的可加性
①项目反应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测验题目信息函数。项目反应理论定义测验试题的信息函数为:
②项目反应理论证明,对于一个潜在特质水平值为的被试,试题i 施测于他时,所得9值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③可以证明试题的信息函数与试题的区分度成正比,与伪机遇水平成反比,与减b 的差的绝对值成反比。
④项目反应理论进一步说明测验题目信息函数具有可加性,累加值称为测验信息函数,
记为
同样,整个测验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3. 简述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答案】信度是指测量所测得的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大,一致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效度是指测评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即测评是否测量了它要测定的东西,
是否达到它所预定的测评目标。根据真分数理论的表达式
的关系:
(1)高信度是高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根据信度与效度的操作定义,效度是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有效变异)与观察分数变异的比值,即而信度是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变异与总变异(实得变异)的比值,即因此,高效度必然有高信度,而高信度则不一定会有高效度。
(2)效度受信度系数大小的限制。
根据真分数理论的基本公式,可以将效度表达式改成如下形式:
其中表示效度,表示信度系数。 可以得到信度与效度
而上式中一定大于等于零,因而,效度的大小始终受信度系数大小的制约。
4. 试析创造力的实质与表现。
【答案】(1)创造力的实质
①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人认为,发散思维表现于外部行为就代表个人的创造力。重视发散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并不排斥聚合思维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过程反复交织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创造能力包含独特性和有价值性两个基本特征。
(2)创造力的表现
吉尔福特与其同事霍夫纳尔将创造力的表现归纳为六点:
①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②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③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④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⑤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⑥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
5. 在编制人格测验时,如何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
【答案】在编制人格测验时,要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可用迂回提问、投射式提问、假定性提问、委婉性提问以及迫选性提问等技术。
(1)迂回提问
迂回提问指不直接提出要测的问题,而是以间接的问题,迂回获得所要测的内容,以使受试者不了解测试的意图,从而增强测验的效度。
(2)投射式提问
投射式提问指不直接问被试自己的看法,而是让被试对“周围其他人”的想法作出评定。被试者常常会把自己的看法投射到“周围其他人”身上,作出真实反应。
(3)假定性提问
假定性提问指假定回答者犯有某种不规范的行为,并使他不得不在确实犯有该行为时得以承认。
(4)委婉性提问
委婉性提问指用婉转的令人愉快的方式或言词提问,以使回答者产生接纳心理。
(5)迫选性提问
迫选性提问指提供通过两项具有相等价值的选项,让被试必须从中选择其一。
6. 下表是从某人格测验研宄报告中摘录的一些数据,试结合表中提供的信息解释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
内部一致性信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