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807阅读与写作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填空题

1. 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_______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答案】玄言

【解析】玄言诗发端自魏正始时代。西晋只有少数诗人以玄言入诗。东晋中期是玄言诗的成熟和高潮期。东晋末叶,玄言诗己经式微了。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纯以韵语敷述玄理,背离了艺术表现的形象、情感等原则。

2. _______创作了著名的《水经注》。

【答案】郦道元

【解析】《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3. 最后一部进入《十三经》的是_______。

【答案】《孟子》

【解析】《十三经》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南宋时一,《孟子》正式成为“经”,构成“十三经”。

4.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这句话出自《_______》。

【答案】荀子·天论

【解析】出自《荀子·天论》,上句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一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5.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______________》。

【答案】西洲曲

【解析】《西洲曲》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和生活气息,又具有精致巧妙的艺术表现方式。

6. _______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描写人情与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开拓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新纪元。

【答案】《金瓶梅》

【解析】《金瓶梅》是我国明代长篇世情小说,成书约在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描写人情与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开拓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新纪元。

7. _______,泪比长生殿上多。

【答案】石壕村里夫妻别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马嵬》。世人多以此来形容寻常百姓的感情,比帝王权贵们的更为真挚。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8. 南朝乐府民歌多用谐音双关这一手法来传情达意。《西曲歌·青阳渡》“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这四句诗的后两句中,运用了谐音双关手法的应该是_______这个词组,它双关的应是_______一词。

【答案】轻捣; 倾倒

【解析】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的,如:以“藕”双关“偶”;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

二、名词解释

9. 浙西词派

【答案】浙西词派是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之一,影响深广。其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得此名。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暤日、沈登岸、龚翔麟。随着清朝统一全国,走向鼎盛,阳羡派悲慨健举、萧骚凄怨之声,渐成难合形势要求的别调异响,以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浙西词派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播扬卜下,绵亘康、雍、乾三朝。

10.《豆棚闲话》

【答案】《豆棚闲话》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别具一格的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作者圣水艾衲居士,真实姓名不详。它表露了清初文人的普遍心态一一他们身历了明清易代的社会变革,在新朝都不由自主地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困境,不得己借助各种方式寻找精神出路。《豆棚闲话》以小说特有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作者上下求索的全过程,将12则内容不相属的短篇小说,藉由人们在豆棚下乘凉时轮流说故事为枢纽,有机地串接在一起,结构别具一格。这部小说集的特点:一是以豆棚下轮流说故事为线索,串联起12篇故事,在中国短篇小说集中可称肖创; 二是随意生发,书写胸中不平之气,有的是就历史故事做反面文章,冷嘲热讽,意味隽永,语言酣畅,在清朝拟

话本小说中堪称上乘。

11.花间派

【答案】花间派是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专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的词派。花间派因《花间集》得名。花间派以温庭筠为鼻祖进行创作,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多用华丽的辞藻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在艺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2.诗有六义

【答案】诗有六义是古代诗歌美学用语。它是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指国风,是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乐。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雅正,是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音乐,分大雅和小雅。颂是祭神祭祖的歌舞乐曲,音乐舒缓。而赋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此物比彼物,诗人借用一个事物来作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的歌唱,所以大都在诗歌的开头。

13.文章四友

【答案】文章四友是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的合称。“四友”诗风不一,然都是五律形成的推动者。杜审言的诗歌较少雕饰,对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贡献,代表作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李峤、苏味道、崔融都身居高官,其诗多为应制之作,内容空洞。与苏、李相较,崔融有些从军诗尚有可取。苏味道、李峤早有并称之誉。崔融、杜审言写过一些有生活实感的诗作,杜诗为佳,其五言诗格律谨严,已备近体条件,并加长了篇幅,使五言排律渐具规模。

14.话本小说

【答案】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通俗的民间文学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本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 后者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15.王孟韦柳

【答案】“王孟韦柳”是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和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这四人的遭遇、诗风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都有较高的独特成就,并且在艺术风格上有某种相同或相近之处。干维是朝廷清贵,晚年山居消闲,诗的题材较广,有清新典雅、意境优美等多种风格; 孟浩然是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