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答案】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在有机物被氧化成
2. 阻遏蛋白。
和
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 转变成A TP 。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节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3. 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
【答案】光复活是指由光复活酶利用可见光直接打开嘧啶二聚体中的环丁烷环而修复紫外线照射产生的嘧啶二聚 体的修复方式。
4. 异肽键。
【答案】异肽键(isopeptide bond)是指两个氨基酸通过侧链羧基或侧链氨基形成的肽键。
5. 复制叉
【答案】
复制叉是指
复制时,在
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解旋,同时合成新的
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链。
的Y 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
6. 维生素缺乏症
【答案】维生素缺乏症是指因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起机体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引起的疾病。维生素缺乏常见的原因是摄入量不足或缺乏、吸收障碍、需要量増加等。 7.
【答案】
(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
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
调控、应激反应以及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8.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 coagulation)。
【答案】蛋白质的凝固作用是指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的现象。
9. 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案】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 (或GDP )磷酸化生成A TP (或GTP )的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过程。
10.DNA 的双螺旋
【答案】DNA 的双螺旋是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设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碱基堆积距离为组成,碱基按
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
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联系。维持DNA 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
基堆积力和氢键,以及离子键。双螺旋表面有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二、问答题
11.
半保留复制是如何用实验证明的? 【答案】利用氮的同位素
标记大肠杆菌
分子标记上
和
先让大肠杆菌在以
比普通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密度大,用氯化
氮源)杂合分子
基中进行生长,连续培养12代,使中培养,经过一代后,
所有
两代以后,
和
铯密度梯度离心时将形成不同的区带。若把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普通培养基(含
分子增多。当把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分子密度都介于之间,即形成了杂交分子。
等量出现,若继续培养,将看到
加热时,它们分开成为14N 和15N 链。这就充分证明了
12.已知
的
判断这两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如果这两个反应耦联起来能自发进行吗? 【答案】反应两个反应耦联后的艮P
不能自动进行;反应为各步反应
所以这个反应能够自动进行。由此可见,一个热力学上不利的反应如与另一个放能反应相耦
因此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之和,
联,总的则可自动进行。
13.试描述DNA 克隆。
【答案】外源DNA 的一部分导入合适的载体,通常使用的是细菌的质粒,当细菌生长时产生很多DNA 拷贝,病毒也经常用作载体。
14.简述各种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已知的主要作用。
DNA 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答案】是遗传的最小功能单位,它决定着各种蛋白质的合成;mRNA 则转录DNA 上的遗传信息,它是决定氨基酸顺序的模板;tRNA 作为氨基酸的受体,携带活化的氨基酸到肽链中的正确位置,起转移氨基酸的作用;rRNA 作为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5.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有两条完全不同的合成途径,试简述两条途径的名称和特点。
【答案】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
甲酰基(来自四氢
叶酸)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在胞液中进行,反应步骤比较复杂,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
然后
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
与鸟嘌呤核苷酸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有两种酶参与,即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由5-磷酸核糖-1-焦磷酸
的补救合成。
16.葡萄糖可结合并竞争性地抑制糖原磷酸化酶,试分析该作用机制的生理学意义。
【答案】该机制可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而有效调控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即血糖浓度升高时不再降解糖原。
17.简要说明在复制开始时,需要一段
【答案】引物具有提供
的合成必需
的作用。
提供磷酸核糖,它们分别催化
和
引物的生物学意义。
上才能够合成延伸
,
聚合酶III 催化,将第一个脱氧核苷
也就是说核苷酸必须要连接在引物形成后,由端而进入
链的延伸阶段。
酸按碱基互补原则加在引物
18.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
【答案】丙氨酸成糖是体内很重要的糖异生的过程,要先脱掉其氨基并绕过“能障”及“膜障”:丙氨酸经转回胞液,转变回草酰乙酸后再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即可沿糖酵解途径逆行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