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资产评估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硕]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含义。
【答案】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含义主要有:
(1)经济增长是国家储蓄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当经济增长迅速时,人们会感到至少不必为未来储蓄,因为将来的收入会更好。这样储蓄率会骤然下降。相反,当收入和经济产出缓慢增加时,人们就不得不从收入中挤出钱来储蓄,那么储蓄率就会提高。
(2)当想要对消费者支出进行解释和预期时,财产应当被考虑在内。对任何人而言,财产的价值仅仅是未来会从财产中获得的预期回报。财产可以算作未来预期收益的一部分,将会既影响家庭的支出行为又影响家庭的储蓄行为。财产总额增加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财产且可以减少为退休而准备的储蓄。
(3)生命周期理论支持永久收入理论。该理论能解释为什么预期未来收入提高会刺激个人消费,而对未来收入较差的预期会减少消费。
(4)生命周期理论同样能解释为什么暂时的政策变化既不能影响支出也不能影响整个经济活动。例如,税收暂时的变化可能对当前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但它对一生的收入却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暂时的税收变化不太会影响消费者的支出。
(5)生命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学分析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工具,因为它使经济学家们在试图解释家庭所作的消费决策时将财产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考虑在内,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经济学家们从生命周期理论开始理解总的消费和储蓄行为。
2.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有哪些关系?
【答案】(1)通货膨胀指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起因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三种。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就业,并且积极寻找工作而没有按现行实际工资找到工作的人。按照引起失业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分为两类:一是周期性失业; 二是自然性失业。
(2)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研究表明:在短期,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由于工资是物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就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对政府政策制定有指导作用,在某一时点,政府可以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控制在此限度内。
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以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当失业率过高时,可以通过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降低失业率。
(3)在短期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然而在长期,由于市场出清是常态,因此经济不存在周期性失业,只有自然性失业,自然失业率是由经济结构决定的,与通货膨胀率没有关系。故在长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表现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垂线。
3.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能否反过来说,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答案】在消费函数c=α+βy 中,边际消费倾向是β,平均消费倾向是,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一定递减,但是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不一定递减. 因为当收入y 增加时,边际消费倾向即使不变,平均消费倾向也会递减。
4.
证明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
, , )。 (y :总需求,P :
价格水平)的斜率为负数(设
【答案】总需求函数表示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函数可以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以两部门经济为例):
IS 曲线方程为:
①
LM 曲线方程为:
②
把方程①和方程②联立求解得:
整理得:
因为所以即总需求函数的斜率为负数。
5.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利率理论,其主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利息是在一定的时期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应得到的报酬,而不是古典利率理论所讲的利息是对节欲、等待或推迟消费的报酬。“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
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起因于只种主要的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前两个动机可以统称为交易性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几是收入Y 的递增函数,交易性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记为; 而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L 2则是利率r 的反函数,投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所共同决定的,即货币供求相等决定了利率的水平。同时,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时,有价证券的价格很高,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此时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为水平线,增加货币的供给,人们只会以现金的形式持有,并不能对投资和经济增长水平造成影响,出现“流动偏好陷阱”。
6.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给出模型稳定状态的条件,并画图说明外生的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有何影响?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状态条件的推导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 是外生的储蓄率; 劳动力以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故人均生产函数可表达为Y=f(k ),其中y 为人均产出,k 为资本一劳动比率。
如果用N 表示劳动力,Y 表示产出,则有y=Y/N,n=△N/N。保持给定的人均资本水平k 所必需的投资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折旧率,考虑到人口增长率恒定,因此经济需要投资nk 来为新工人提供资本,再假定资本折旧是资本存量的一个不变的比率δ,因此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的投资是(n+δ)k 。
根据人均生产函数,y=f(k ),模型基本方程为
因此,在稳态时的y*和k*满足
(2)现在如果提高储蓄率s ,变为s' ,则仍然有
储蓄率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
如图所示,C 和C' 分别是:和s' 下的稳态,可以发现当s 提高时,y 也随之提高。在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稳态条件是
态时的k*提高,从而使得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因此,s 的提高使得达到稳。 ,也就是说较高的。经济均衡条件为。性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记为L 2=L2(r )。从而总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