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南大学政治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借贷利息

【答案】借贷利息是指职能资本家为了获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要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为职能资本家所有,另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借贷资本家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获得利息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但在现象形态上,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企业的报酬。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实质上,利息既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的体现,又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的体现。

2. 经济增长

【答案】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 的增长描述了‘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理论。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

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3. 交换价值

【答案】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交换价值小只一种,而是多种。不同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可以使它们相等的共同东西。这个共同东西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千差万别,无法进行比较。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还有另外一个属性,即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它构成商品的价值。所以,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的基础。也就是说,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价值

量。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是:

(1)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我国是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形成了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的客观现实。

(2)这是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①从生产关系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己经确立,但我国对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加深。

②从上层建筑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己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已占社会统治地位,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由此也确立了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但我们的政治体制还有待改革,民主和法制两个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和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它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5. 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

【答案】剩余价值率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m'=m/v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用公式表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有提高的趋势,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加深。

年剩余价值率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周转越快,意味着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从而产生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进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要高于剩余价值率,因为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通常要大于一次。只有当可变资本每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与剩余价值率相等。

6.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

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或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产生垄断的原因是:

(1)对关键性原料的独家占有,专门的生产技术知识也由独家占有。

(2)拥有一种产品或加工过程的专利权,在其有效期内其他人不能进行生产。

(3)政府颁发的特许权,允许独家经营,以排除例如外国厂商的竞争。

(4)一个行业的技术设备非常庞大,如需充分发挥其效能只要一家厂商就够了。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7. 雇佣劳动制度

【答案】雇佣劳动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为其生产,并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建立的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的。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自己的工资收入,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偿地为资本家创造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8. 垄断竟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指介十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既具有某些竞争的特点,义具有某些垄断特征的一种市场结构。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1)市场上一个行业中存在许多企业。

(2)这些企业的产品属于差别产品,即它们虽然是同一类产品,但在产品的商标、包装、设计、质量、性能、声誉、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差别。一方面,由于产品具有不同特色,因此不具有完全替代性; 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们具有相似之处,从而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

(3)企业所具有的市场势力的大小,取决于其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比是否具有很大的差别。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 产品差别越小,替代性越强,竞争程度就越高。每个企业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

(4)不存在企业进出市场的障碍。产品差别是垄断竟争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自由竟争引起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答案】19世纪最后30年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的中心内容是垄断逐步代替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