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遗传决定论
【答案】遗传决定论是一种单一因素决定论,亦称“生物因素决定论”。该观点认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机制以及能力和性格的发展及差异的形成都是由遗传决定的。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在1869年发表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中,首先提出“天才是遗传”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己决定,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能影响这些由遗传决定的能力和品质,使之或迟或早的实现,而不能加以改变。奥地利心理学家比勒持同样观点,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素质向自己的目的有节奏地运动的过程。遗传决定论最大的局限是贬低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2.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答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人们在表明教育的本质属性时,基本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表述其内涵的:一是从教育者培养人的过程来谈,如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训练人的过程; _是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变化来谈,如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总之,对教育的普遍的本质的概括,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都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过程。
3. 社会本位论
【答案】社会本位论是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作教育的目的的一种价值取向。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涂尔干,德国的那托普和凯兴斯泰纳等。其基本主张是: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个人社会化; 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的作用却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不利于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4. 问题一发现教学
【答案】问题一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 便于因材施教。问题一发现教学的缺点是:不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主要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知识,费时过多; 如果缺乏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的独立性研究也容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主动性和积极性。
5. 审美观点
【答案】审美观点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庸俗,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
6. 研究性学习
【答案】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获得参与探索的经验; 提高发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和道德; 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培养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7. 美育过程
【答案】美育是通过各种形态的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进行的,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 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
8. 形成性评价
【答案】形成性评价指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亦称“过程评价”或“学习中评定”。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教学的结果及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评价时应努力搜集各种有用的证据,寻求减弱伴随评价产生的消极情感的各种方法。形成性评价一般可分为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单元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和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可分段进行,指出每一部分或每一步有必要改进的地方,以避免在实施中再出现类似问题,是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9. 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落实。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教学组织形
式,主要有:①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的萌芽; ②近现代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贝尔一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文纳特卡制等。当前我国学校的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
二、简答题
10.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
【答案】现代教育评价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1)评价的指导思想从筛选转向多样化
现代教育评价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平等和民主的需要,以及终身教育的需要,目的在于全面地、最大可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帮助发现、选择和形成一切可能的有效的教育方式,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形成一种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育。
(2)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突破了学习结果评定的单一范畴,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
当代教育评价已经突破课堂,扩展到教育的全领域。评价对象有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成就,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校长的领导水平,还有学校的管理与办学水平、课程教材、教学计划、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科研成果等。
(3)在方法和技术上从单纯的定量分析发展到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人们现在非常重视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更恰当地反映评价对象。在现代教育评价中,问卷调查、观察、交谈等定性分析的方法与测量、统计分析等定量方法更多地被结合起来使用。
(4)教育评价日益重视被评价者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教育评价已不把被评价者作为被动接受检查的客体,而是把他们看作评价的主体,采取各种途径和方法,使之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在许多评价中,自我评价都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5)教育评价将更加重视对评价的再评价
出于对评价活动科学性、可靠性的思考,人们逐渐加强了对再评价的重视。国外研究者在近几十年提出了许多再评价的标准。再评价有利于各种评价方案和制度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助于提高评价的质量水平和价值。
11.简述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当代教育一方面是指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从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发展而来; 另一方面是指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呈现出的一种新特点和新性质,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教育为现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服务。当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为现代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为其服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教育体系完整先进的终身教育思想逐步代替了一次性的传统学校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主导教育思想,在教育结构上构筑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为全民教育服务的大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