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21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41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62

2017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2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82

一、单选题

1. 下列维新学堂中,专为维新运动培养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的是( )

A. 北洋西学堂

B. 南洋公学

C. 经正女学

D. 湖南时务学堂

【答案】D

2. 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A. 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 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 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答案】D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力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汰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因此,答案选D 。

3. 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 标准分数

D. 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标准差是指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 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分数是利用线性转换的原理,将一组数据转换成不具有实质的单位与集中性的标准化分数; 相关系数是指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包括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相关系数、点二列相关系数、多系列相关系数等。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 两项的取值为正数; D 项,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l ≤l ≤1。

4. 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A

5. 拿破仑执政时期所建立的帝国大学实质上是( )。

A. 帝国的最高教育领导机构

B. 由帝国建立的大学

C. 帝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

D. 由帝国统辖的大学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拿破仑时期的教育领导体制,尤其是帝国大学的实质的掌握程度。1808年,拿破仑为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

,由拿破仑直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划分成29个大学区。大学区机构。大学首脑称“大学总监”

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以及学区的大、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仟免。拿破仑通过建立帝国大学,确立了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是( )。

A. 洋务学堂

B. 教会学校

C. 清末学制

D. 幼童留美

【答案】B

【解析】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

7.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答案】B

8. 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

A. 相关课程

B. 融合课程

C. 广域课程

D. 核心课程

【答案】D

9. 《颜氏家训》是由( )写的。

A. 颜之推

B. 颜渊

C. 颜元

D. 颜真卿

【答案】A

10.“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 )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周文王

D. 唐太宗

【答案】A

11.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

A. 顺查法

B. 逆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检索文献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顺查法:是按照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由近及远,有新到旧的顺序查找。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和新课题的研究。引文查找法:是以己经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综合查找法:是综合上述方法以达到检索的目的。

12.“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