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科住院医师题库>疼痛诊疗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40岁,双下肢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年,近1月来双足趾疼痛加重,夜间尤甚,需肌注哌替啶(度冷丁)50mg,次/6h,疼痛勉强缓解;硬膜外局麻药诊断性阻滞时疼痛消失,双足温度改善。该患者首选下列哪项治疗方法()

A . A.继续肌注哌替啶(度冷丁)
B . 截肢治疗
C . 腰交感神经无水乙醇阻滞
D . 长期硬膜外阻滞
E . 腰大肌肌间沟阻滞

牙骨质结构不良分为三期病变() 一期病变密度增高。 三期病变密度增高。 一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三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是() 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寻找诊治疾病的有效途径。 探求增进健康的方法。 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造福人类。 患者,男性,4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近两年出现走路时气急,曾胸透发现肺纹理增多紊乱,两肺透光度增加,膈肌位于第11后肋,一天前在用力时突感呼吸困难加重,右胸刺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肺栓塞。 心肌梗死。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双侧乳头连线相当于()。气管的位置相当于()。 T10。 T4。 T12。 C7~T5。 T2~6。 14岁患儿,因突然出现步态不稳、语言不清就诊。体检:肝脏右肋下3.5cm、质地中,脾脏肋下未及,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血生化提示肝脏酶学异常。该患儿应首选哪项检查确诊() 脑电图。 肝脏B超。 头颅.MRI。 血清铜蓝蛋白。 肌电图。 男性,40岁,双下肢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年,近1月来双足趾疼痛加重,夜间尤甚,需肌注哌替啶(度冷丁)50mg,次/6h,疼痛勉强缓解;硬膜外局麻药诊断性阻滞时疼痛消失,双足温度改善。该患者首选下列哪项治疗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