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秘密性观察

【答案】秘密性观察,又称非闯入性秘密观察。记者不公开身份且不让采访对象觉察在暗中观察各种情况,以便取得第一手材料。记者在采用隐匿性观察和秘密性观察两种方式进行观察时,一定要严格地控制在职责范围之内活动,一般不要干涉对方的人身自由,更不要侵犯对方的人身权,以免造成被动,甚至陷入困境。同时,记者也要格外机警,注意自身的安全。

2. 舆论

【答案】舆论,即众人的议论,或公众的意见。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有学者认为: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代表。

3. 易地采访

【答案】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易地采访是一种开放式的采访活动方法,可以开阔记者的眼界,还可以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一种很好的采访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易地采访己从个别新闻单位少数记者的活动,变成全国性的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业务活动。

4.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答案】“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记者在采访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一条正确的采访路线。深入实际,是指深入客观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进行的工作实际。深入群众,是指深入人民群众,特别是深入人民群众的主体一一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即群众路线在记者采访中的具体体现。这条采访路线,是由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反映和指导客观实际决定的,是我们的新闻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需要。它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5. 反映情况

【答案】反映情况是指以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领导机关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