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831教育技术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抛锚式学习
【答案】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2. 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4. 教育信息化
【答案】教育信息化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5.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6.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
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 Instructional design
【答案】中文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8. 概念图
【答案】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 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Ausubel 的先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9. 教育技术管理
【答案】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主体是教育技术系统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客体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10.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二、简答题
11.在集体教学中选择视听媒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在集体教学中能利用包括硬件、软件在内的各种视听媒体。有些情况下,这些视听媒体是用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又成为教学方法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的选择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选择媒体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教学媒体的特性
要想在教学中正确地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就必须对各个媒体的特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在选择媒体时必须掌握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确切地把握教学媒体的特性的
基础上才可能结合其他因素对媒体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应用,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习结果的类型
教学设计的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得出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的类型,根据这个结果设计教学活动,是选择媒体的依据。这里指出的学习类型是应用加涅对学习类型的分类,即智力技能、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和认知策略。
(3)学习内容的特点
不同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会对教学媒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必须根据内容的形式、特点等选择具体的媒体。
(4)教学活动
现代学习理论将几个不同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发生在从最初刺激的接受到反应的产生的一个时序中,在这序列中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不同的内部过程,支持每一个内部过程的不同的外部活动称为“教学活动”。因此,构成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应该在选择媒体上作出计划,根据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刺激类型而选择能呈现这类刺激的媒体。
(5)学习者的特点
学习者的特点对选择的决策有重要意义。许多实践证明,媒体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应当识别适合于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媒体。
(6)实际因素
在选择媒体时要考虑实际因素,诸如媒体制作及购置硬件的、费用,以及是否具备必要的教学环境等。
以上所述是教学媒体选择时要考虑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具体选择时,教师还需要以这些原则为基础,选择某种自己熟悉的媒体、选择流程进行操作。
12.比较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答案】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种:集体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具体比较分析如下:
(1)集体教学的优缺点
集体教学适用于教室、大厅,由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讲授,也可以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广播、电影等进行传播教育。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教师同时面对大量的学生上课,有一定的规模效益。缺点: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很少有机会和教师进行交流。
(2)小组协作学习的优缺点
小组协作学习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要求,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兼容了集体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优点,教师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学生自学、讨论和独立研习,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但在具体分组上,很难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