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培养单位成都生物研究所821分析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EDTA 的滴定同浓度的
分别是:0.9、1.6、2.0、2.67、6.16、10.26。如今在pH=13时,以EDT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滴定至150%时,pCa=pY B. 当滴定至50%时,pCa=pY C. 当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pY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2. 已知某化合物不含氮,它的红外光谱中
A. B. C. D. 【答案】B
【解析】炔烃的特征峰:
为对称结构,无
3. 下列物质按酸碱质子理论,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
A.HAc
B.
C.
D. 【答案】B
4. 红外光谱不属于( )。
A. 分子光谱 B. 原子光谱 C. 吸收光谱 D. 振动光谱 【答案】B
【解析】红外光谱法是研宄物质分子吸收红外线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行为的。
5. 在电位滴定中,以(E 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
A. 曲线的最大斜率点 B. 曲线的最小斜率点
第 2 页,共 44 页
有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峰。
C. 峰状曲线的最高点 D.
为零时的点
【答案】C
6. 按分离原理不同,电泳可分为( )。
A.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区带电泳、纸电泳、自由界面电泳 B. 等速电泳、区带电泳、等电聚焦电泳、自由界面电泳
C. 纸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凝胶电泳 D. 等速电泳、等电聚焦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凝胶电泳 【答案】A
7. 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电化学极化的存在 B. 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C. 溶液中被测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 D. 滴汞表面的不断更新 【答案】B
【解析】在极谱分析过程中,虽然上述四种情况都存在,但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8. 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0.0200mol/LEDTA滴定0.0200mol/L的一份含有0.10mol/L
游离确的是( )。
A.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当滴定百分数相同时B. 化学计量点时C. 化学计量点后【答案】A
【解析】A 项滴定百分数相同时,剩余的即与
有关;C
项
不同,计量点后
相同;B 项计量点时不同。
与
有关,
相等 相等
均不相等
相等
另一份含有0.20mol/L游离
溶液两份,其中
叙述正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对
D. 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
9. 下列对吸附色谱分离的原理判断正确的是( )。
A. 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B. 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C. 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D. 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 【答案】B
第 3 页,共 44 页
10.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A. 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B. 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内层电子的激发 C. 电能、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D. 电能、热能对气态原子内层电子的激发 【答案】C
【解析】原子发射光谱利用电热能使原子激发,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外层电子辐射出特征谱线,根据特征谱线的波长来进行定性分析,谱线的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
二、填空题
11.
分子基本振动数目为_____个,红外光谱图上有_____个吸收谱带,强度最大的谱带由于【答案】 12.
原子结构为【答案】
2; 不对称伸缩
它的基态的光谱项是_____。
_____振动引起的。
13.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 规定以_____作为测定下限。
【答案】4倍检出限浓度
14.某同学测定铁矿中Fe 的百分含量,在计算结果时,将铁的相对原子质量55.85写做56,由此造成的相对误差是_____%。
【答案】0.27%
15.磁等价核是指分子中一组氢核,其_____相同,且对组外任何一个氢核的_____也相同。
【答案】化学位移;偶合常数
16.作为基准物质,除了必须满足以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外,为了降低称量误差,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还具有_____。
【答案】较大的摩尔质量
17.在分析化学中,通常只涉及少量数据的处理,这时有的数据应根据_____分布处理;对于以样本平均值表示的置信区间的计算式为_____。
【答案】
第 4 页,共 4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