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51新闻传播综合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守门人

【答案】守门人是一种理论的代称,它是卢因在1947年提出来的,“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是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是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

2. 按语

【答案】按语是指报纸编辑对发表文章所加的简要批注和说明,分为评论性、说明性、解释性三种,其中评论性按语是最主要的,它的特点是片言居要,褒贬鲜明。按语大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性质、意义的揭示,但也有的是对新闻中的某种不足、某种偏向的警示。

3. 新闻性专刊

【答案】新闻性专刊是指对某一领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提供背景解释、深入剖析的专刊。它侧重从事实方面对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变动提供解释和剖析,不同于新闻版对新闻所作的简洁、迅速的报告。只要是出于阐释、剖析的需要,古今中外所发生的事实均可在选用之列。现在一些报纸在经济、科教、政法、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往往辟有这类专刊。文字平实,新闻性、阐释性比较强。

4. 综合性副刊

【答案】综合性副刊是指以文学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副刊。这种副刊,面向较为广泛的读者,具有普遍兴趣。它既带有文艺色彩,又有综合性。它主要刊登杂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短篇或长篇连载)、书评、剧评、影视评论、书简、科学小品、美术作品等,一般篇幅比较短,注重侧面选材,以小见大。

二、简答题

5. 谈谈如何对策划方案执行与调整。

【答案】策划方案是报道的策划者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的,但毕竟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它是否正确还需实践来检验。同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报道的客体(对象)、读者的需求和周围的环境这三方面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报道的实施者要根据这三方面的信息,及时对方案加以调整。即使方案无须调整,在报道进程中,报道量大小亦需随时加以控制。报道的调整有以下两方面:

(1)维持原定目标的调整

在报道所制定的基调中,都包含有报道所要达到目标的要求。这是报道主旨与编者意向的体现。原来所确定的报道目标是正确的,但是有时报道的展开偏离了这种目标,这就需要加以调整。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