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754风景园林理论综合之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我国“园林”一词出现始于_____时期,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园林的_____期。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转折

【解析】“园林”一词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驰鹜翔园林”(晋. 左思),“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晋. 张翰),“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刘宋. 何承天)。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承上启下。

2.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三大分支体系是_____、_____、_____园林。

【答案】江南;北方;岭南

3. 水风琴和百泉台在意大利_____园。

【答案】埃斯特庄园

【解析】埃斯特庄园位于罗马以东40kin 的替沃里小城附近,坐落在一处面向西北的陡坡上。庄园用地紧凑,中轴线并不十分强烈,各个空间与局部的构图都以正方形为基础,是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庄园的典型代表。著名的水风琴,造型类似管风琴,利用流水挤压空气从管道中排出而发出声音,同时还伴随着机械控制的活动小雕像。“百泉台”约150m 长、数米宽的台地上,沿山坡平行辟有三层小水渠。上方洞府内有瀑布直泻而下,落入水渠中,每隔几米就有多个造型各异的小喷泉,如方尖碑、小鹰、小船或百合花等,落入小水渠中。再通过狮头或银鲛头等造型的溢水口,落在下层的小水渠中,整体上形成无数的小喷泉。

4. 世界造园从起源来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这三大系统。

【答案】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解析】关于世界造园体系,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5. 园林的布局形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解析】园林的布局形式,一般可归纳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大类,规则式园林又称整理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捌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山水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混合式园林则兼而有之。

6. 宋代私家园林随地区而异,风格亦有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原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文人园林

【解析】中原和江南是宋代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又相继为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政治中心之所在地,私家园林的兴盛自不待言。除中原私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外,宋代文人园林也比较昌盛,在宋代,它是私家造园活动中的一股巨大潮流,占着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7. 唐代观赏植物栽培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园林中出现许多珍稀品种。典型的例子如李德裕曾专门写过一篇_____(文献名),记录了他在洛阳的私家园林_____(园名)中的众多观赏植物。

;平泉庄 【答案】《平泉山居草木记》

,记录园内珍贵【解析】李德裕在洛阳经营私园平泉庄,曾专门写过一篇《平泉山居草木记》

的观赏植物七八十种,其中大部分是从外地移栽的。

8. 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_____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答案】巴比伦空中花园

【解析】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已不存在。据说是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9. 西方园林的形式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轴线;林木修剪;迷宫;喷泉

10.唐代华清宫属于皇家园林中_____类型。

【答案】离宫御园

【解析】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离宫苑囿,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丽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

二、简答题

1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论著。

【答案】(1)《园冶》是计成作于明崇祯四年,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部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的著作。由明末著名文人阮大铖、郑无勋作序,全书其分三卷,用四六骈体文写成。

,作者李渔,字笠翁,钱塘人,共有九卷,其中八卷讲述词(2)《一家言》又名《闲情偶记》

曲、戏剧、声容、器玩,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

12.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及风格特点。

【答案】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到宋代,已占据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较之唐代已经更为成熟,风格的表现也更为明显。

(1)文人园林的繁荣背景

宋代文人园林是对唐代文人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与科举制度有关

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例如“文人画”的兴起与繁荣,导致了文人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2)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简远

景象简约而深远,不是单调、简单,而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主要创造一种意境,除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取意外之旨。

疏朗

园内景物的数量不求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雅致

文人士流园林追求高蹈、雅趣,并把这种志趣寄托于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并通过它们的拟人化而表现出来。

天然

天然表现为两方面: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13.简要说明园林置石中散置的布置要点。

【答案】园林中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置石一般体量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对单块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

园林中置石的方法很多,如特置、对置、散置、群置等,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三”在内。

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较低,但要组合得好。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园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物角隅、树下、池中或与其他景物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