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
清代蒲松龄在《养蚕经》中提到:“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 A.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B.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 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 D.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D.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写道:“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以下对班固经济思想的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 A.重视农业生产。 B.承认商业的重要性。 C.继承重农抑商思想。 D.提出农商并重思想。
R717是应用较广的中温中压制冷剂,它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 A、-29.8℃。 B、-40.8℃。 C、-33.4℃。 D、-45.4℃。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