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SQLServer 的约束包括( )。
A.DEFAULT 、RULE 、CHECK 和 UNIQUE
B.CHECK 、RULE 、PRIMARY KEY 和 FOREIGN KEY
C.UNIQUE 、DEFAULT 、RULE 、PRIMARY KEY 和 FOREIGN KEY D.PRIMARY KEY 和 FOREIGN KEY 【答案】C
SQL Server 的约束包括 UNIQUE 、DEFAULT 、RULE 、PRIMARY KEY 和 FOREIGN 【解析】
KEY 等。
2. 下述哪种情况数据库系统不会自动恢复( )。
A. 由于系统错误造成的事务失败 B. 由于逻辑错误造成的事务失败
C. 由于操作系统故障导致系统停止运行,从而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 D. 由于磁头损坏或故障造成磁盘块上的内容丢失 【答案】D
【解析】系统可能发生的主要故障类型:
①事务故障。包括事务的逻辑错误和系统错误,逻辑错误即事务由于某些内部条件而无法继续正常执行;系 统错误是死锁等引起的。
②系统故障。硬件故障、数据库软件或操作系统的漏洞,导致系统停止运行。
③磁盘故障。在数据传送操作过程中由于磁头损坏或故障造成磁盘块上的内容丢失。事务故障的恢复是系统自动完成的,系统故障是在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自动完成的,只有介质故障是需要DBA 介入的。
3. 不属于DBMS 基本组成的是( )。
A.DDL 编译器和DML 预处理器 B. 数据库管理器 C. 查询处理器和数据字典 D. 编译解释处理程序 【答案】D
;②DML 预【解析】DBMS 的主要组成:①DDL 编译器(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
;③查询处理器;④数据库管理器(数据库运行控制处理器(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解释程序)
;⑤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 ,DD )管理器。 程序)
4.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进行性能分析。下列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性能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数据访问响应时间是指用户向数据库提交数据操作请求到操作结果返回给用户的时间 B. 系统吞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存储的数据量
C. 并发用户数是指在保证单个用户查询响应时间的前提下,系统最多允许同时访问数据库的用户数量
D. 系统性能指标是系统软硬件设计和选型的重要依据 【答案】B
【解析】性能需求分析主要包含:①数据操作响应时间,指用户向数据库系统提交数据操作请求到返回用户操作结果的时间;②系统吞吐量,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数据库事务或数据查询的数量。系统吞吐量可表示为每秒事务数TPS ; ③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指在保证单个用户查询响应时间的前提下,系统最多允许多少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④每TPS 代价值,用于衡量系统性价比的指标。 (PriceperTPS )
5. 有两个关系R 和S ,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组数目情况是( )。
A.15,5,10 B.18, 7, 7 C.21’11, 4 D.25,15,0
【答案】B
【解析】①A 项的情形:若RDS 为10个元组,那么确的。
②B 项的情形:若③C 项的情形:若
为7个元组,那么为4个元组,那么
应为18个元组、为21个元组、
应为8个元组。 为11个元组是正确的。
为15个元组、S 为5个元组是正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
④D 项的情形:若为0个元组,那么为25个元组、1-S 为15个元组是正确的。
6. 对关系数据库来说,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每一列的分量是同一种类型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B. 不同列的数据可以出自同一个域
C. 行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但列的顺序不能任意交换 D. 关系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基本关系具有以下6条性质:
①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②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但是具有不同的列名(属性名)。 ③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④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相同。
⑤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⑥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7. 关于数据库系统中的日志文件,有下列说法:
. 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时都必须使用日志文件
. 在动态转储过程中,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都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 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修改操作时,一般是先写数据库,然后再写日志文件
. 建立检查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小日志文件的总体数据规模,从而提高数据恢复效率
. 曰志文件有利于对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的违规操作开展核查审计工作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B. 仅C. 仅D. 仅【答案】A
【解析】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对数据库的操作信息,数据库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日志文件的具体作用为:①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必须使用日志文件; ②在动态转储方式中必须建立日志文件;③在静态转储方式中,也可以建立日志文件。为保证数据库是可恢复的,登记日志文件必须遵循两条原则:①登记的次序严格按并行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②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8. 下列关于数据仓库的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A. 数据仓库通常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B. 底层的数据仓库服务器一般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C. 数据仓库中间层OLAP 服务器只能采用关系型OLAP D. 数据仓库前端分析工具中包括报表工具 【答案】C
9. 以下关于OLA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为(维1,维2, „,维II ) B. 维的一个取值称为该维的一个维成员 C.OLAP 是联机分析处理
D.OLAP 是以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决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