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836计算机应用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原语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调用命令,它的特点是( )。
A. 执行时不可中断
B. 自己调用自己
C. 可被外层调用
D. 功能强
【答案】A
【解析】原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器指令级的,其特点是执行期间不允许中断;另一类是功能级的,其特点是作为原语的程序段不允许并发执行。两类原语在执行时都不可中断。
2.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 提高CPU 的处理速度
C. 提高CPU 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 实现与设备无关性
【答案】C
【解析】缓冲是用来在两种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输信息时平滑传输过程的常用手段。缓冲技术是用来匹配CPU 与设备之间速度差异和负荷的不均匀。
3.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对换和覆盖,目的是( )。
A. 物理上扩充
B. 实现主存共享
C. 节省存储空间
D. 提高CPU 利用率
【答案】D
【解析】对换和覆盖是在逻辑上扩充内存的方法,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和有效利用内存的问题。所以它不是物理上扩充,与实现主存共享无关,不能节省存储空间,最终目的是提高CPU 利用率。
4. 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 )。
A. 连续文件
B. 系统文件
C. 散列文件
D. 流式文件
【答案】D
【解析】考查文件的逻辑结构的分类。文件的逻辑结构就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结构。它通常分为两种形式: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5. 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 )决定的。
A. 分配主存时
B. 用户编程时
C. 装作业时
D. 程序执行时
【答案】B
【解析】段式存储管理是为了方便编程,满足用户需求而引入的,所以分段必须在用户编程时决定。
6. 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 )。
A. 通用寄存器
B. 堆栈
C. 存储器
D. 外存
【答案】B
7. 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权级的合理时机是( )。
A. 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 进程刚完成I/O操作,进入就绪列队
C. 进程长期处于就绪列队
D. 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态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找出哪个选项中的进程应当被赋予低优先级。
A 项中,采用时间片算法处理进程调度时,如果进程时间片用完,则需要暂停执行,并插入到就绪队列的末尾,也就是优先级最低,所以降低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时间片用完时。另外,如果采用多级反馈调度算法,当时间片用完,进程还未结束,则要放到下一级队列中;
B 项中,进程完成I/O操作后,进入就绪队列时应当排在就绪队列末尾,其是优先级最低的
进程,不应再降低其优先级,而且为了让其及时处理I/O结果,可以适当提高优先级;
C 项中,进程长期处于就绪队列,需要增加优先级使其尽快得到执行,不然会产生饥饿现象(所谓饥饿就是进程长期得不到处理机,无法执行);
D 项中,当进程处于运行状态时,已经无所谓优先级,通常优先级都是针对就绪队列中进程的,执行中的和阻塞中的进程一般不用优先级来描述。
8.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CPU , 减少CPU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在单道程序中,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多道程序的引入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CPU 。
9. 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P1和P2两个作业,P2比P1晚5ms 到达。它们的计算和I/O操作顺序如下:
P1:计算60ms ,I/O80ms,计算20ms 。
P2:计算120ms ,I/O40ms,计算40ms 。
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
A.240ms
B.260ms
C.340ms
D.360ms
【答案】B
【解析】画出PI 和P2的运行甘特图如图所示。P2晚到,因此先从PI 开始执行,由图可知最少时间为
260ms.
图 P1和P2的运行甘特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