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例分析和用药实践题库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42岁,因“腹痛、腹胀5小时”来诊。患者因食用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侧腹部持续性胀痛,且向背部放射,难以忍受,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每次量约50ml,吐后疼痛无缓解,无反酸、嗳气、呕血、昏迷等。查体:体温38.9℃,脉搏15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5/82mmHg(1mmHg=0.133kPa),双侧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76×109/L、中性粒细胞0.89;肝功能示谷氨酰转肽酶256U/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肾功能基本正常。腹部CT示急性胰腺炎。诊断:急性胰腺炎。治疗:禁食水,置胃管,用药医嘱:
①静脉滴注注射用兰索拉唑30mg,每日2次;
②静脉泵入注射用生长抑素6000μg,每日1次;
③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ml,每日1次;
④静脉滴注注射用左氧氟沙星0.4mg,每日1次。

关于胰腺炎诊断中血、尿淀粉酶的检测,叙述正确的是()

A . 血清淀粉酶于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日内恢复正常
B . 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C . 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D . 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E . 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三倍可确诊为该病
F . 血淀粉酶升高持续时间较尿淀粉酶长

景观画面的心理引导分为哪几类() 多样性。 统一性。 复杂性。 明晰性。 目前我国扶贫的法制建设还是相对滞后的,需要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和完善。 下列情况。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A.使用未经校准的砝码称重 。 B.读取滴定管读书时,小数后第二位数字估计不准 。 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 D.容量瓶与移液管不配套。 为测定水样中氰化物,水样采集后应加入某种物质使pH达到一定的要求,并于4℃保存。加入的物质和pH的要求分别是() NaOH,使pH>10。 HNO3,使pH<2。 H2SO4,使pH<2。 NaOH,使pH>12。 醋酸锌。 顺式作用

患者男性,42岁,因“腹痛、腹胀5小时”来诊。患者因食用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侧腹部持续性胀痛,且向背部放射,难以忍受,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每次量约50ml,吐后疼痛无缓解,无反酸、嗳气、呕血、昏迷等。查体:体温38.9℃,脉搏15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5/82mmHg(1mmHg=0.133kPa),双侧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76×109/L、中性粒细胞0.89;肝功能示谷氨酰转肽酶256U/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肾功能基本正常。腹部CT示急性胰腺炎。诊断:急性胰腺炎。治疗:禁食水,置胃管,用药医嘱:
①静脉滴注注射用兰索拉唑30mg,每日2次;
②静脉泵入注射用生长抑素6000μg,每日1次;
③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ml,每日1次;
④静脉滴注注射用左氧氟沙星0.4mg,每日1次。

关于胰腺炎诊断中血、尿淀粉酶的检测,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