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题库

问题:

[问答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以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几大问题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较大,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结合材料,分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措施 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 2015年,广丰区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省第一方阵地位。全年财政收入完成41.81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中央收入完成13.07亿元,与上年持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33亿元,同比增长16.8%。税收收入完成31.72亿元,同比增长6.0%,税收占比达75.9%。这说明() ①财政收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②国有企业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③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④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①③","②④","①④","②④"] 简述广告的积极作用(包括企业,消费者,社会文化事业)。 喷射钻井对钻井液的()无要求。 ["粘度、密度、切力和pH值","固相含量和滤失量","剪切稀释特性和环空返速","温度"]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以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几大问题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较大,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结合材料,分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为意义类试题。“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说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较大,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说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促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说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