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问题讨论
【答案】问题讨论是指言论版上充满活跃气氛的动态性内容。有意义的话题讨论,往往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是吸引读者与公众持续关注和持续参与的有力手段,也能产生比日常报道和评论更为广泛的影响,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2. 由头
【答案】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3. 专栏评论
【答案】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日中发表的评论。这一评论体裁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早已有之。不过,就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实践而言,逐渐重视这一体裁实则始于“文革”之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随着新闻改革的客观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而日趋繁荣。
4.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 y 嗦。
5. 编后
【答案】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是一种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的编者按语,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文字,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领会和理解其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和力度,使报道或文稿锦上添花。
二、简答题
6. 新闻评论怎样做到形象生动爱憎分明?
【答案】新闻评论主要是靠逻辑的力量来说服读者。但是,如果在抽象道理的论述中,穿插一些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