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海大学994计算机技术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综合题

1. 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

【答案】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意味着发送每一位数据都占用两个信号周期,所以码元传输速率是数据率的两倍。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则码元传输速率是20M 码元/秒。

2. 为什么在TCP 首部中要把TCP 的端口号放入最开始的4个字节?

【答案】在ICMP 的差错报文中要包含IP 首部后面的8个字节的内容,而这里面有TCP 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当TCP 收到ICMP 差错报文时需要用这两个窗口来确定是哪条连接出了差错。

3. 试简述RIP ,OSPF 和BGP 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答案】RIP 、OSPF 和BGP 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如表所示。

表 RIP 、OSPF 、BGP 路由选择协议主要特点

4. 试述数字签名的原理。

【答案】数字签名的原理:

(1)被发送文件采用哈希算法对原始报文进行运算,得到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串,作为报文摘要,不同的报文得到的报文摘要各异,但是对相同的报文它的报文摘要却是唯一的;

(2)发送方生成报文的报文摘要,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进行加密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 (3)这个数字签名将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4)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用同样的算法计算出新的报文摘要,再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报文附件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比较两个报文摘要,如果值相同,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

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封装成帧,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案】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将发生帧数据错误,造成数据混乱、通信失败。

6. 携带实时音频信号的固定长度分组序列发送到因特网,每隔10ms 发送一个分组。前10个分 组通过网络的时延分别是45ms ,50ms ,53ms ,46ms ,30ms ,40ms ,46ms ,49ms ,55ms 和51ms 。

(1)用图表示出这些分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2)若在接收端还原时的端到端时延为75ms ,试求出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 (3)画出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1)如图 (a )所示,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这些分组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图 (a )

30,25,22, 29,45, 35, 29,(2)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为端到端时延与网络时延之差,分别为:26, 20和24(单位为ms )。

(3)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b )所示。

图 (b )

7. 为什么LLC 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了但现在却很少使用?

【答案】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中取得了垄断地位并且几乎成为了局域网的代名词,由于因特网发展很快而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只剩下DIXEthernetV2而不是

标准中的局

IEEE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的作用已经消失, 域网,因此,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8.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

(1)每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 (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什么?

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答案】(1)在现在地址块的基础上再划分4个同规模的子网,需要两比特的二进制数来表示,故每个子网的网络目II 缀是26+2=28位;

(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位留做主机号,因此共有第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址块是

个地址;

第三个子网的地

(3)子网的地址块由子网的最小地址和地址块的网络前缀位数表示:

第二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

最大地址:

第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4)因为主机号是全0和全1的地址,一般并不使用,所以主机分配地址如下: ①第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最小地址:最大地址:

②第二个子网的地址块是最小地址:最大地址:

③第三个子网的地址块是最小地址:最大地址:

④第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