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题库>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关于MRS菌株检测试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21mm为mecA阳性;≥22mm为mecA阴性
B . mecA阳性菌株应报告对苯唑西林(非头孢西丁)耐药;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应被报告耐药或不报告
C . mecA阴性但苯唑西林MIC耐药MIC≥4μg/ml菌株应报告苯唑西林耐药
D . 苯唑西林平板筛选法结果判读标准为:用反射光仔细检查>1个菌落或存在淡的膜状生长;>1个菌落说明苯唑西林耐药
E . SCN(除路邓葡萄球菌外)假如培养18h后即表现耐药则可以报告为MRCNS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关于检测MRS菌株的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MRSA可采用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而MRCNS(除路邓葡萄球菌外)只能采用纸片扩散法。 检测MRSA时的琼脂稀释法即采用含6μg/ml苯唑西林和4%氯化钠溶液的M-H琼脂,置于33~35℃培养16~18h。 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A时培养16~18h,而检测MRCNS时则培养24h。 检测MRS菌株时的培养温度均不能高于35℃。 检测MRSA时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是采用含4μg/ml头孢西丁的CAMHB。 小儿轻度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5%~10%。 10%~15%。 15%~25%。 25%~40%。 40%~60%。 男性,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此时应首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立即加快输液,扩充血容量。 静注麻黄碱30mg,必要时连续追加。 立即静滴多巴胺5~10μg/(kg·min)。 静注2%利多卡因1~2mg/kg。 先减浅吸入麻醉,再视情况给予升压药和抗心律失常药。 男性,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对该患者麻醉中的血压管理,错误的是(). A.将血压维持在120/70mmHg左右。 血压维持在麻醉前水平。 维持血压于平时可耐受水平。 补充血容量。 血压偏低时提高氧供和血细胞比容。 患者女性,31岁,因“发热、进行性面色苍白2个月,伴牙龈出血及血尿1周”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心率110次/分,可触及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中度肿大,有触痛,口腔黏膜、四肢皮肤多处皮下出血及瘀斑。血常规:WBC2.7×109/L,Hb55g/L,PLT52×109/L。胸骨穿刺发现异常组织细胞和吞噬型网状细胞27.5%。入院后不久,患者逐渐出现巩膜黄染,皮肤黏膜出血和排肉眼血尿增多,注射部位渗血,按压多时仍未止血,并诉头痛、恶心。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DIC,治疗中用肝素抗DIC治疗,可用于监测肝素用量的实验是()。 血小板计数。 3P实验。 出血时间。 APT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定量。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关于MRS菌株检测试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