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811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道蛋白
【答案】通道蛋白 是指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形成有选择性开关的亲水性通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介导水、小的水溶性分子、离子等的被动运输。
2. 光系统
【答案】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称为光系统,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每一个光系统含有两个主要成分:捕光复合物和光反应中心复合物。光系统中的光吸收色素的功能像是一种天线,将捕获的光能传递给中心的一对叶绿素由叶绿素激发一个电子,并进入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
3. 类核(nucleoid )。
【答案】类核是指在原核细胞中一种由环状DNA 分子盘绕且由其他密度较低的物质包绕的区域。核区可呈现各种形状,一个细胞中可以有多个核区。
4. 黏着斑
【答案】黏着斑是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参与的细胞骨架结构组分是微丝、跨膜粘连蛋白是整联蛋白,有利于细胞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以及细胞生长的信号传递。
5. 脱分化
【答案】脱分化又称去分化,是指分化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与功能变成具有未分化细胞特征的过程。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未分化的细胞团一一愈伤组织,即为脱分化现象,愈伤组织可进一步被诱导,使其再分化形成根和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并最终长成植株。高等动物的克隆也涉及细胞去分化的过程,但已分化细胞的细胞核需要在卵细胞质中才能完成其去分化的程序。
6. 静止期细胞
【答案】
由于
点(又称
处于
7.
【答案】期细胞。 单位膜模型。 单位膜模型是
第 2 页,共 40 页 )作用,周期中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大多,但给予适当刺激后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分裂,这些细胞称为静止期细胞,
或期)于1959年提出的质膜结构模型。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显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总厚度为7.5nm , 中间层为3.5nm ,内外两层各为2nm 。
暗层是蛋白质与脂质分子的头部形成,透明层是脂类分子的尾部,并建议将这种结构称为单位膜。
8.
【答案】
与
是指真核细胞生物膜上的跨膜蛋白大存在于靶膜上的称为
相互作用,指导囊泡的定向运输。 家族,
负责介导真核细胞内的膜泡运输。存在于囊泡膜上的称为
二、填空题
9. 核糖体大小亚单位在细胞内常常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只有当_____与mRNA 结合后,_____才与之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
【答案】小亚基;大亚基
10
.
_____。
【答案】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基质;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基质
11.植物细胞中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
【答案】圆球体;中央液泡
12.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间隙连接;化学突触;胞间连丝
13.决定红细胞ABO 血型的物质是糖脂。它由脂肪酸和寡糖链组成。A 型血糖脂上的寡糖链较0型多一个_____,B 型较0型仅多一个_____。
【答案】乙酰半乳糖胺残基;半乳糖残基。
14.多线染色体在结构上有三个特点
:
【答案】由_____
;_____;_____ 合酶是_____的耦联因子,朝向_____
。合酶是_____的耦联因子,朝向条丝组成;有带及间带;有胀泡
15.微管在细胞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大部分细胞质微管是_____不太稳定;构成纤毛、鞭毛周围小管的是_____,比较稳定;组成中心粒和基体的是_____,十分稳定。
【答案】单体;二联体;三联体
16.人们推测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 【答案】
17.与人红细胞表面ABO 血型相关的膜脂是_____。
【答案】糖脂
第 3 页,共 40 页
18.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选的三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门控运输;跨膜运输;膜泡运输
三、简答题
19.细胞内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1)提高多肽合成的速度:细胞内各种多肽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的大小或是
的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在相同数量的
(2)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多肽合成的速度。 在不断合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生降解,使的种类与浓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
20.何谓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在细胞骨架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组成。微管功能大致分为四个方面:支架作用,维持细胞形态、定位细胞器;作为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作为纤毛、鞭毛的运动元件;参与细胞分裂。微丝的功能包括:肌细胞中参与肌原纤维收缩;在非肌细胞中参与胞质分裂、胞质环流、吞噬作用、细胞变形运动、膜泡运输、细胞黏着
;维持核膜稳定;与连接等。中间纤维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参与细胞连接(桥粒与半桥粒)
结蛋白
及相关蛋白对肌节的稳定作用。
21.请简述核小体在细胞中存在的实验证据和它的基本结构。
【答案】(l )核小体在细胞中存在的实验证据
①用温和的方法裂解细胞核,将染色质铺展在电镜铜网上,通过电镜观察,未经处理的染色质自然结构为 30nm 的纤丝,经盐溶液处理后解聚的染色质呈现一系列核小体彼此连接的串珠状结构,串珠的直径为
②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时,发现绝大多数DNA 被降解为大约200bp 或其整数倍的片段。如 果用同样方法处理裸露的DNA ,则产生随机大小的片段群体。
③应用X 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发现核小体颗粒是直径为llnm 、高6.0nm 的扁圆柱体,具有二分对称性。
④微小染色体分析。用病毒感染细胞,病毒DNA 进入细胞后,与宿主的组蛋白结
的DNA 为环状,周长约若相当合,形成串珠状微小染色体,电镜观察
(2)核小体的基本结构
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的组蛋
白
②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颗粒,
相对分子质量为
成,包括两个
和两个
第 4 页,共 40 页 于一个核小体,则可形成25个核小体,实际观察到23个,与推断基本一致。 由四个异二聚体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