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假设原来是完全竟争的许多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又假设该垄断者使用原有各厂商的厂房设备和生产技术,并且市场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状况没有发生变化。垄断者使用的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为什么不是原有各厂商使用的要素之和?

【答案】(l )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该行业各个厂商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由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来表示,该行业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则由考虑了外部效应的各厂商的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数量轴)加总而成。这里的外部效应是指:当行业内所有厂商针对要素价格的下跌(上涨)而同时增加(减少)对该要素的需求量,以便通过增加(减少)产销量来增加利润时,所有厂商产量的增加(减少)会引起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上升),进而导致各厂商的V 弄护曲线左移(右移)以及对可变要素相应需求量的变化。

(2)假设该行业所有完全竞争的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此时该垄断者,即该行业(该纯粹垄断者就代表了该行业)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不再是原来所有完全竞争厂商考虑了外部效应的需求曲线相加之和,而是由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来表示。因为在产品市场纯粹垄断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再固定不变,而是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边际收益不等于产品价格且总是小于产品价格,大化,

该垄断者必须使用满足就不等于。为了实现利润最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它对可变投入要素的需求曲线便只能由要素的MRP 曲线来表示,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有各个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即VMP 曲线)相加而成。换句话说,该垄断者使用的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再是原有各个厂商使用的要素之和。

2. 假定整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使商品X 的市场供给增加,试考察:

(1)在X 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1)如果X 商品的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其价格将下降。由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市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X 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按一般均衡分析,X 商品的价格下降,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供给量将上升,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假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在商品市场上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对生产X 商品和其互补

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的上升和数量的增加。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 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 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

(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 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和需求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商品X 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着要素的价格下降和需求数量的减少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 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到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

3. (1)若企业支付工人报酬的方式可有两种选择,其一,给工人支付固定工资; 其二,按工人创造产出的一定比例支付报酬(即分成)。你认为哪种报酬支付方案更需要监督者进行监督? 哪些因素将决定企业支付方案的选择?

(2)工资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可能认为支付高于劳动供求均衡水平的工资是有利的,如何解释?

(3)企业愿意向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的信号理论是如何对此做出各自解释的? 你认为这对教育政策有何含义?

【答案】(1)给工人支付固定工资的报酬支付方案更需要监督者进行监督,分成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决定企业支付方案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的可分性,当工人的工作可以明确确定小同工人的贡献时,可以选择按分成方法付报酬。

(2)企业支付高于劳动供求均衡水平的工资主要是为了激励,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下,可以激励工人工作。

(3)企业向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这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所作出的选择。企业的这种行为导致对教育的重视,因为较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较高的回报。

4.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

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3)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5. 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只有对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人己经使用了某个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可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及准公共物品四类。

(l )私人物品。对于私人物品而言,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可以阻止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因而私人物品具有排他险; 私人物品在被消费的同时就不能被其他人消费,因而私人物品又有竞争性这个特点。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察、消防等。它有两个显著特点:①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消费权或使用权并不是由某个人独有,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所有,某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或使用,并不能阻止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②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这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增加时,成本并不增加,也就是增加一个公共物品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指那些所有权是大家的、公共的,使用权、收益权的归属却比较模糊的那类资源,如江河中的鱼虾、公共牧场上的草等。公共资源与公共物品不同,它在消费上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尤其是当使用人数足够多时,公共资源的竞争性很大。公共资源的非排他胜和竞争性会使资源被过度消耗、破坏,即公地的悲剧。

(4)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又称为俱乐部物品,它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即消费者只有付了费才能消费。但就非竞争性而言,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有非竞争性,即增加消费者并不增加使用成本,不构成对其他消费者的威胁,而消费者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消费就有了竞争性。例如,当游泳池里人满为患时,每一个游泳者都会对他人的游泳造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