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题库>临床免疫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致病机制属于()

A . 免疫缺陷病
B . Ⅰ、Ⅳ型超敏反应
C . Ⅱ型超敏反应
D . Ⅲ型超敏反应
E . Ⅳ型超敏反应

牙列缺失后,牙槽骨吸收速度的规律是() 健康者吸收慢。 龋病较牙周病吸收快。 外伤较牙周病吸收快。 骨密质较骨松质吸收快。 缺牙时间越长,吸收越不明显。 所有50岁以上的人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或不定期乙状结肠镜检查,或两者同时采用的频率是()。 每年一次。 每2年一次。 每3年一次。 每1~2年一次。 每1~3年一次。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发现颈部肿大一年余,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怕热、多汗,偶有心悸不适,血压17.3/8.0kPa(130/60mmHg),心率104次/分。甲状腺功能中度亢进的病人,其基础代谢率(BMR)波动在哪个范围?() A.+10%~+20%。 +15%~+20%。 +20%~+30%。 +30%~+40%。 +30%~+50%。 +30%~+60%。 MRISE序列T1加权像上能分辨肾皮、髓质是因为()   肾皮质呈高信号,肾髓质呈等信号。 肾皮质比髓质信号弱。 肾髓质含较多自由水,信号较皮质低。 肾皮髓质均有化学位移伪影。 肾窦内脂肪衬托。 某咯血患者突然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两手乱抓等窒息现象,首先应该()。 准备抢救用品。 行人工呼吸。 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使用镇咳药。 立即置病人头低脚高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致病机制属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