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27传热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肋片效率

与肋壁总效率

是衡量肋片散热有效程度的指标,其表达式为:

②肋壁总效率是指肋侧表面总的实际换热量与肋侧壁温均为肋基温度的理想散热量之比;肋壁总效率的物理意义为:

2. 接触热阻。

【答案】如图所示,两个名义上互相接触的固体表面,实际上接触仅发生在一些离散的面积元上,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中充满空气,热量将以导热的方式穿过这种气隙层。这种情况下与两固体表面真正完全接触相比,増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称为接触热阻。

【答案】①肋片效率

3. 黑体与灰体

【答案】黑体是吸收比为1的物体;灰体是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二、简答题

4.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什么?从换热表面的结构来说,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案】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1)尽可能减薄凝结液膜;(2)尽快排除凝结液;(3)及时排除不凝结性气体。为了强化凝结换热,应采用特殊的结构,充分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减薄大部分表面的凝结液膜,并设置一定的通道,使凝液尽快排除。

5. 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时是否一定可以得到收敛的解?不能得出收敛的解时是否因为初场的假设不合适而造成?

【答案】(1)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时不一定能得到收敛的解;

(2)不一定能得到收敛的解其原因不是因为初场的假设不合适,而是由于迭代方式不合适。

6. 为什么用普朗特数度?

【答案】普朗特数

分子表征了流体由于分子运动而扩散动量的能力,这一能力越大,可以定性地判断流体外掠平板时的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相对厚

粘性的影响传递的越远,速度边界层越厚;分母则表征了热扩散的能力,因此,两者相比,基本上可以反映边界层的相对厚度。

7. 当把盛有稀饭的碗放在水盆中冷却时,搅动稀饭和搅动水盆中的水,两种情况下稀饭冷却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不一样。搅动稀饭冷却速度快(1分)。因为稀饭与水间的传热过程,稀饭侧热阻为主要热阻,要强化换热应首先从稀饭侧入手。而搅动稀饭时稀饭内部形成强制对流,并且各时刻稀饭内的温度基本相同,加大了稀饭外界间的传热湿差,冷却速度快。

8. 什么是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乘积解法,该解法使用条件是什么?

【答案】(1)对于二维或三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解等于对应几个一维问题解的乘积,其解的形式是无量纲过余温度,这就是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乘积解法。

(2)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乘积解法使用条件是恒温介质,第三类边界条件或边界温度为定值、初始温度为常数。

9. 什么叫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状况阶段?这一阶段有什么特点?

【答案】(1)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状况阶段是指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就会消失,虽然各点温度仍随时间变化,但各点过余温度的比值已与时间无关,亦即无量纲过余温度分布不变,这一阶段称为正规状况阶段或充分发展阶段。

(2)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阶段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数学处理十分便利,温度分布计算只需取无穷级数的首项进行计算。

三、计算题

10.截面积1m ×1m 的矩形地下管沟中敷设了一根外径

质量流量

保温层,

其导热系数

管沟内空气温度

试求:(1)每米长蒸汽输送管道的热损失

表面发射率

管沟壁面温度

=150mm

的水平蒸汽输送管道。温度

己测得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发射率

如忽略管壁导热热阻,

,的饱和水蒸气从管道的一端送入蒸汽管外包有一层厚50mm 的

(2)保温层外表面与空气间的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

每米长管道的热损失为:

(3)入口饱和水蒸汽完全变成饱和水时需经过的管长度L? (水蒸汽的汽化潜热【答案】(1)忽略管壁导热热阻,管内、外壁温

(2)每米长管道的辐射热损失为:

每米长管道的对流热损失为:

(3)

11.临界雷诺数平均换热准则关联式。

【答案】外掠平壁湍流换热时,如壁面足够长,壁前面部分为层流区域,以后发展为湍流区域,全壁长范围内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应按层流段和湍流段以加权平均的方法求解。

层流:

试推导出代替的外掠平壁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