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29中国政治思想史(同等学力加试)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府际关系

【答案】府际关系是指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它不仅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而且包括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工关系。府际关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架构,不同的府际关系模式将会导致不同的国家治理绩效。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

3. 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地方自治体制。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①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根据这一原则,在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时,要切实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考虑各地的民族关系:其次,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最后,还要参酌历史情况。

②有关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重大问题,必须由国家机关和有关方面共同协商。

③保持自治地方区域界线的相对稳定。

二、简答题

4. 试概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导的方式与途径。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它们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就是坚持共产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领导。

①政治领导,指的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政治原则的领导,是指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根本原则。政治方向的领导,是根据一定的政治原则,指明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奋斗目标。重大决策的领导,是指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在政治、经济、法律、

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提出重大决策。

②思想领导,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使之自觉地为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就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以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就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一觉行动。

③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党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挥党的干部在国家政权机关的骨干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组织保证。

(2)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党的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实行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这直接关系到党如何执政,是否善于执政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

5. 简述政治亚文化的影响。

【答案】(1)政治亚文化的定义:

政治亚文化是政治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所谓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和性别等的不同,产生了有别于主流政治文化整体性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并在政治体系中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政治文化。主要类型有冲突型、协调型和混合型亚文化。

(2)政治亚文化的影响:

①丰富政治文化的内容。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域条件下规定者具体的社会政治环境,在这个政治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类型。政治亚文化和主流政治文化一起构成了丰富的政治文化。

②发挥凝聚、消解和制约的作用。政治亚文化能够在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影响下,凝聚一定的政治力量,消解和制约一部分政治文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

③政治生活的自由民主程度。自由民主的社会,其政治文化环境必定是多元的,自由民主的程度越高,政治文化环境也越多元。政治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是自由民主的标志。

④影响政治稳定。然而,政治亚文化的畸形发展,也会导致诸多问题,如走向极端,反叛主流价值观,不断冲击主流政治文化的地位,造成社会动荡。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案】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基本职能可以归纳为三方面: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

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①主要内容:

国家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财政预算,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的重要法律草案,中共中央提出的领导人人选,国家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动,外交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关于统一祖国的重要方针政策,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②主要形式:

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的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代表参加的协商座谈会等。

③特点:

a. 它是由各方面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事先协商,经过充分讨论,达到认识上大体的统一。 b. 它不属于国家政治制度中的一种法律程序,对各种方案不进行简单的表决形式。

尽管政治协商没有法律效力,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权力机关所无法代替的。“政治协商的好处在于既能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能尊重占少数地位的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经过充分协商之后,使各方面的政见在基本上达到适当的集中和统一,

(2)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政协对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的监督,实质上是一种有组织地反映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准权力性监督。这种民主监督的形式与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形式有较大的区别。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具有权力效力,仅仅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途径与手段。

①主要内容:

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的实施情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守法律履行职责和廉洁奉公情况、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彳T 政协决议的有关情况。

②主要形式:

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或主席会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和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査活动。

(3)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通过报告、提案、建议等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建议和意见,其主要体现在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等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